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 上颌窦炎检查 > 你有一份鼻出血诊疗指南,等你来打开

你有一份鼻出血诊疗指南,等你来打开



本文为作者原创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鼻出血又称鼻衄,常由鼻、鼻窦及其邻近部位局部病变、颅面外伤,以及某些影响鼻腔血管状态和凝血机制的全身性疾病引起,是鼻科常见症状和急症之一。

病因

局部原因:

1、外伤:鼻及鼻窦外伤、颅前窝及颅中窝底骨折或手术可造成鼻出血,也有因经鼻插管或擤鼻、挖鼻等至鼻出血。

2、鼻中隔偏曲:多发生在鼻嵴或偏曲的凸面,因该处粘膜较薄,易受气流影响,故粘膜干燥、糜烂、破裂出血。鼻中隔穿孔后往往有经久不愈的鼻出血。

3、炎症:①非特异性炎症: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急性鼻炎、急性上颌窦炎等,常为鼻出血的原因。②特异性感染:鼻结核、鼻白喉、鼻梅毒等至粘膜溃烂,易致鼻出血。

4、肿瘤:鼻咽纤维血管瘤、鼻腔、鼻窦血管瘤等,可致长期间断性鼻出血。鼻腔或鼻窦的恶性肿瘤早期常鼻出血症状,出血量一般不多,但可反复发生。晚期破坏大血管者,可引起致命性大出血。

5、其他:如鼻腔异物,可引起反复大量出血。在高原地区,因相对湿度过低、而多患干燥性鼻炎,为地区性鼻出血重要原因。

全身原因:

1、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血管硬化、充血性心衰等,也有用力过猛、情绪剧烈波动,因一时性动脉压升高而发生鼻出血。常为单侧,出血量较多,特别是出血点不明且伴有上述疾病的患者需警惕为下鼻道及嗅裂区出血。

2、血液疾病:如凝血机制异常、血小板异常。

3、急性传染病:如流感、疟疾、猩红热、伤寒及传染性肝炎等,多因高热,鼻粘膜严重充血、干燥引起,出血部位多在鼻腔前段,一般量较少。

4、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K及微量元素钙等缺乏时均易发生鼻出血。

5、内分泌失调:代偿性月经、先兆性鼻出血常发生于青春发育期,多因血中雌激素含量减少,鼻粘膜血管扩张所致。

6、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肝、肾慢性疾病以及风湿热等,也可伴发鼻出血。

7、中毒:重金属可破坏造血系统,长期口服水杨酸药物可至内凝血酶原减少。

鼻中隔动脉血管图谱

诊断

1、详细询问病史及出血情况,确认出血源于鼻腔或相邻组织,排除咯血和呕血。

2、确定出血部位,结合前鼻镜、鼻内镜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造影(CTA)检查,判断出现部位。

3、血常规检查,对于出血量较大及怀疑为血液病的病人必不可少。对应用抗凝药物及怀疑凝血功能异常的病人,需要检查出凝血功能。

4、估计出血量,评估患者当前循环系统状况,有无出血性休克,必要时尚须与相关科室会诊。根据每次出血情况及发作次数、患者的血压、脉搏、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检查来综合判断出血量。失血量达-ml时,可出现头昏、口渴、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失血量达~ml时可出现出汗、血压下降、脉速而无力;若收缩压低于80mmHg,则提示血容量已损失约1/4。

5、排查全身性疾患。

治疗

原则:长期、反复、少量出血者应积极寻找病因;大量出血者需先立即止血,再查找病因。如遇大出血,特别是鼻腔后部的大出血多源于动脉,难以控制,需消除患者恐惧、适当镇静。首先了解是哪一侧鼻腔出血或首先出血,最好在鼻内镜下仔细检查,进而选择适宜的止血方法。

1、局部处理

简易止血法:

a.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

b.指压法

2、使用血管收缩剂:

a.1%麻黄素

b.肾上腺素

3、烧灼法:

a.电灼:灼力较强

b.化学烧灼

原理:破坏出血点组织,封闭血管或凝血。

4、填塞法:

a.前鼻孔填塞法:

b.后鼻孔填塞法

c、鼻腔或鼻咽部气囊或水囊压迫

此法可代替后鼻孔填塞方法。用指套或气囊束缚在小号导尿管头端,置于鼻腔或鼻咽部,囊内充水或者充气以压迫止血。此法简单、方便、患者痛苦小。

填塞材料:

凡纱条

抗生素油膏纱条

碘仿纱条

气囊或水囊

可吸收止血材料(明胶海绵、纳吸棉等)

填塞注意事项:

填塞时间一般1~2d,一般不3~5d;在此期间应全身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手术治疗:

1)鼻中隔剥离

2)鼻中隔粘膜划痕术

3)血管结扎法(目前临床上较少用)

4)血管栓塞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术(DSA)或超选择栓塞(SSE)技术(对于严重鼻出血者可采用。此法准确、快速、安全可靠、但费用较高、有偏瘫、失语和一过性失明等风险。)

2、全身治疗

镇静剂

止血剂:立止血、安络血、止血敏、止血芳酸

维生素:VitC、K4、P

抗生素

输血、输液:纠正贫血及抗休克治疗

半坐位休息。注意营养,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对老年或出血较多者,注意有无失血性贫血、休克、心脏损害等情况,并及时处理。失血严重者,须予输血、输液。

寻找出血病因,进行病因治疗。

给予足够的维生素C、K、P等,并给予适量的镇静剂。

静脉注射50%葡萄糖、5%氯化钙或凝血质(3-4ml,肌肉注射,每日2次),以促进凝血。适当应用止血剂,如抗血纤溶芳酸、6-氨基已酸、止血敏或云南白药等。

反复鼻腔填塞时间较长者,应加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推荐阅读:

限时特惠丨仅需50元就能带回家的专著,您兼顾了吗?

荐读:耳内镜在门诊的治疗作用

六类降压药怎么用?每个医生都要知道!

清鼻涕、黄鼻涕、脓鼻涕……怎样通过鼻涕辨别鼻炎?

征稿启示

如果你想把你的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与更多的耳鼻喉同道交流分享,让更多的人看见你,更多的人获益,欢迎投稿给我们!医无止境,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会以另一种方式被这个世界铭记。

投稿邮箱:gujinzw

.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nb.com/shdyjc/10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