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 上颌窦炎检查 > 牙髓炎诊断及牙髓治疗小技巧
牙髓炎诊断及牙髓治疗小技巧
一、牙髓炎诊断
⒈急性牙髓炎:
症状:
①自发性阵发性痛(化脓时有搏动性跳痛);
②夜间痛;
③温度刺激加剧疼痛(牙髓化脓或坏死时表现为热痛冷缓解);
④疼痛不能定位。
检查:
①患牙可查及近髓腔的深龋或其他硬组织疾病,牙冠有充填体或深牙周袋;
②探诊引起剧痛,可探及微小穿髓孔,可见少许脓血自穿髓孔流出;
③温度刺激敏感;④早期叩痛不明显,晚期垂直轻度叩痛。
鉴别诊断:
①三叉神经痛;②龈乳头炎;③急性上颌窦炎。
应急处理:
①开髓引流;②消炎止痛;③针刺镇痛。
⒉慢性牙髓炎:
病和较长,有长期冷热刺激痛史,咬合不适,轻叩痛,可定位患牙。
慢性闭锁型牙髓炎:
①无自发痛,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史;
②可查及医学教育网深龋洞,冠部充填体或其他牙硬组织疾患;
③洞内探诊迟钝,去腐后无肉眼可见的露髓孔;④温度测验反应迟钝或迟缓;
⑤多有轻度叩痛(+)或叩诊不适(±)。
慢性溃疡型牙髓炎:
①无自发痛,当食物嵌入洞内出现剧烈疼痛;
②冷热刺激剧痛;
③查及深龋洞或近髓牙体损害,患牙长期废用,或见大量软垢、牙石堆积,洞内食物嵌塞;
④去腐有穿髓孔,浅探不痛,深探剧痛或有暗红色血渗出;⑤温度测验敏感;
⑥没有叩痛或轻微不适。
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①无自发痛,有进食痛或进食出血现象,长期不敢用患侧咀嚼食物;
②患牙深龋洞中有红色肉芽组织━牙髓息肉,探之无痛易出血,患牙长期废用。
慢性牙髓炎诊断要点:
①可定位患牙,有长期冷热刺激痛病史或自发痛史;
②患牙有牙体硬组织疾病;
③患牙对温度测验异常;④叩诊反应作为重要指标。
慢性牙髓炎鉴别诊断:
①深龋;②可复性牙髓炎;③干槽症。
牙龈息肉和牙周膜息肉的鉴别:
牙龈息肉:
是患牙邻牙合面出现龋洞时,由于食物长期嵌塞和患牙缺损处粗糙边缘的刺激,牙龈乳头向龋洞增生所形成的息肉样物体。
牙周膜息肉:
多根牙的龋损发展过程中,骨腔穿通,髓室底遭到破坏,外界刺激使根分叉处的牙周膜反应性增生,息肉状肉芽组织穿过髓底穿孔进入髓室,外观极像牙髓息肉。
⒊牙髓坏死:
症状:
①无自觉症状;
②牙冠变色;
③有自发痛史、外伤史、正畸治疗史或充填修复史;
检查:
①牙冠可存有深龋洞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疾患或有充填体深牙周袋,也可见完整牙冠者;
②牙冠呈暗黄色或灰色,失去光泽;
③牙髓无反应;
④叩(-)或不适感(±);
⑤无窦道;
⑥X线无明显异常。
二、牙髓治疗小窍门(转自张新征口腔88博客)
1:如果没有完善的患牙隔离措施,最好不要用氯乙烷对患牙进行冷测,即使用,也要将氯乙烷喷在小棉球上,再将小棉球置于患牙上。
2:用干冰对患牙进行冷测时,干冰放置在牙体上的时间不要超过两秒钟,因为干冰的温度太低,时间稍长些,会引起牙髓的损伤及釉质隐裂。
3:拍摄X光片时,将中心射线向近中或远中偏15--25度,可以将重叠的牙根拍摄出来.
4:拍摄X光片时,当X线影象突然变细、变窄,根管下1/2--1/3X线影象消失,即提示此牙根管有两分叉或三分叉,即1-2或1-3型根管。
5:不要用拔髓针清理根管。一旦断入根管内,十分麻烦。
6:如果牙齿治疗后需做冠套修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妨将备牙的时间提前至封药消毒期,因为在备牙的过程中,大量的牙釉质被磨除,很可能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很难发现的根管口.尤其是下颌1.
7:拔髓之后的拔髓针较难清理.如果事先准备一张薄纸,拔出牙髓后,将拔髓针在薄纸上戳几下,上面的物质就脱落了.
8:根据临床实验证明,无论是补底穿,还是补侧穿,玻璃离子的效果都要比银汞好.
温馨提示:更多精彩内容,白癜风可以治疗吗北京最好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