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 上颌窦炎护理 > 一例骨性III类错合病例分享
一例骨性III类错合病例分享
行政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13036.html
骨性III类错合正畸治疗
检查诊断
患者信息
●性别:女
●年龄:16岁
●主诉:地包天,要求通过正畸治疗改善
●病史:X线检查,36深龋
面像检查
正面观:面部左右不对称,颏部左偏。
侧面观:颏部发育过度。凹面型。
口内检查
1、前牙反合
2、磨牙关系呈AngleIII类关系
3、上下牙列中线不对正,下牙列中线左偏
4、上前牙稍唇倾
5、下切牙略舌倾,下前牙散在间隙
曲面断层片
1、36远中邻合面深龋近髓
2、38、48垂直埋伏阻生,牙根未发育,与下颌神经管位置有重叠
头颅侧位片
1、上颌骨矢向发育不足:SNA=77.67°
2、下颌骨矢向发育过度:SNB=83.27°
3、上前牙唇倾:U1-NA=33.17°
4、下前牙舌倾:L1-NB=12.47°
头侧分析
检测项目
治疗前
正常值
SNA
77.67↓
82.8±4.0
SNB
83.27
80.1±3.9
ANB
-5.60
2.7±2.0
SND
81.94↑
77.3±3.8
U1-NA
33.17↑
22.8±5.7
L1-NB
12.47↓
30.3±5.8
GoGn-SN
34.19
32.5±5.2
MP-FH
26.26
27.3±6.1
SGn-FH
56.12↓
65.8±4.2
L1-MP
75.01↓
96.5±7.1
FMA
26.26
29.05±5.53
FMIA
78.73↑
57.78±6.34
IMPA
75.01↓
95.23±6.67
模型分析
1.拥挤度:下颌前牙散在间隙
2.磨牙III类关系
3.前牙区反合
4.下中线左偏1.5mm
5.34近中扭转,45远中扭转
诊断
1.骨性III类
2.均角型
3.安氏III类
治疗目标及计划
治疗目标
1.面具前牵上颌,引导上颌骨发育,协调上下颌骨关系
2.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关闭间隙
3.内收下前牙,调整覆合覆盖,调整咬合
治疗计划
1.上颌面具前牵引
2.双颌固定矫治
3.右下支抗钉,向右后方内收下前牙
4.时间1.5年左右
5.择期拔除38,48
选用托槽:3B金属自锁托槽
治疗过程
治疗开始-02-05
正畸治疗开始,
后牙区合垫打开咬合,解除前牙锁结关系,
自锁托槽排齐上下牙列,集中下颌散在间隙。
早期开始III类短牵引,引导下颌后退
-07-03
上颌排齐,前牙覆合覆盖改善。
更换至0.*0.不锈钢丝后,
上颌开始面具前牵引引导上颌骨发育
复诊-11-16
右下后牙区植入支抗钉,
向右侧远移下牙列,调整咬合及上下中线
复诊-12-20
去除后牙合垫,咬合逐渐紧密
继续支抗钉向右侧远移下牙列,调整咬合及上下中线
复诊-02-15
皮筋牵引,调整咬合紧密
治疗结果
复诊-04-24
面部治疗结果
口内治疗结果
上下颌前牙反合得以解决,上下前牙唇倾度改善,磨牙关系,前牙区覆合覆盖恢复正常,spee曲线平缓,上下牙列宽度匹配,咬合紧密。
经头影重叠图分析,上下前牙转矩趋于正常,上颌骨位置向前下发育,颏部向后退。由于反合导致下颌骨强迫性近中合,正畸治疗后解除前方限制,下颌骨自动调整位置,肌肉放松,上下唇曲线改良,患者侧貌有所改善。
检测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
SNA
77.67↓
79.33
SNB
83.27
81.35
ANB
-5.60
-2.02↓
SND
81.94↑
80.58
U1-NA
33.17↑
31.03↑
L1-NB
12.47↓
14.62↓
GoGn-SN
34.19
36.80
MP-FH
26.26
27.45
SGn-FH
56.12↓
57.65↓
L1-MP
75.01↓
76.47↓
FMA
26.26
27.45
FMIA
78.73↑
76.08↑IMPA
75.01↓
76.47↓治疗前后对比
患者面部偏斜有所改善
上唇向前发育
颏部向后退
病例总结
该患者为骨性III类安氏III类错合,上颌骨发育不足,下颌骨发育过度,属于骨性III类错合畸形。矫治前上前牙唇倾,下前牙舌倾,该病例使用标准转矩自锁托槽,排齐整平上下牙列,控制前牙转矩,结合面具前牵引引导上颌骨发育,解决患者上下颌骨不调与反合问题。整个矫治过程用了14个月时间,患者十分满意该次治疗的结果。患者于年4月结束正畸治疗,要求全天戴用Hawley保持器。
分享到朋友圈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只为分享
在看点一下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