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 上颌窦炎症状 > 学工福利人体解剖学往年试卷答案汇总

学工福利人体解剖学往年试卷答案汇总



本科级临床各专业人体解剖(1)试卷B(1-4页)

一、A型选择题

1~5BEDBA6~10BBEDD

11~15BCACC16~20CBADA

21~25DCDAD26~30ACCEE

二、B型选择题

31~35CDEDA36~40DDCBE

三、判断选择题

(41)正确(42)膈的周边是肌性部,中央为腱膜称中心腱(43)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44)食管裂孔有迷走神经和食管通过(45)正确(46)肝外胆管系统由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和胆总管(47)出肝门后合成肝总管(48)胆囊管与肝总管合成胆总管(49)正确(50)正确

四、名词解释

1.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

2.腹直肌鞘:位于腹前壁,由腹前外侧肌3层扁肌的腱膜包绕腹直肌构成,分为前、后层。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的前层愈合而成,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愈合而成

3.肾蒂: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形成,内有肾动脉、肾静脉和肾盂等

4.会阴:指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的软组织

5.直肠子宫陷凹:是腹膜在直肠与子宫之间移行形成的陷凹,是立位和半卧位时女性腹膜腔的最低部位,与阴道穹后部仅隔阴道后壁和一层腹膜。

五、简单题

1.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及髌骨的关节面构成.结构特点:①关节囊:广阔而松弛.②韧带:分囊内韧带和囊外韧带.囊内韧带有膝交叉韧带,它包括前方的前交叉韧带,后方的后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起于股骨外侧髁内侧面,止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前部;后交叉韧带起于股骨内侧髁的外侧面,止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后方.囊外韧带主要有髌韧带、胫侧副韧带和腓侧副韧带.髌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前方,由股四头股包髌骨的前方和二侧向下止于胫骨粗隆.胫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内侧,连于股骨内上髁与胫骨内侧髁之间.腓侧副韧带位于膝关节的外侧,连于股骨外上髁与腓骨头之间.③半月板:它可分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内侧半月板较大而窄,呈“C”字形;外侧半月板较小而宽,近似环形,有时也呈盘状.

运动:膝关节能作屈伸运动,在半屈膝状态下,还可作旋内和旋外运动.

2.肝大部分位于右季助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助区。脏面中部有略呈“H”形的三条沟,即右纵沟、左纵沟和横沟。脏面被“H”形沟分为四叶,即右叶、左叶、方叶和尾状叶。

3.子宫位于骨盆腔中央的膀胱与直肠之间,呈倒置的梨形。子宫内腔较狭窄,可分为上、下两部,即位于子宫体内的子宫腔和位于子宫颈内的子宫颈管。子宫腔为前后略扁的倒置三角形腔隙,与左、右输卵管相通,向下通子宫颈管。子宫颈管呈纺锤形,上通子宫腔,下口称子宫口,通向阴道

六、论述题

(1)左心房:入口:左肺上、下静脉和右肺上、下静脉;出口:二尖瓣;

左心室:入口:二尖瓣;出口:主动脉口;

右心房:入口: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冠状窦口;出口:三尖瓣;

右心室:入口:三尖瓣:出口:肺动脉口。

(2)体循环:左心室→动脉及各级分支→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房→肺动脉及其分支→肺泡壁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

(3)心室舒张血液从上、下腔静脉进入主动脉瓣和肺动脉关闭,二尖瓣和三尖瓣开放血液从心房射入心室,心室收缩时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开放保证血液不倒流回心房。

-学年三全学院

一、A型选择题

1~5CCAEC6~10DDDCE

11~15ADBCC16~20EBEDC

21~25BADDC26·~30CCCED

二、B型选择题

31~35EBDCA36~40ACDED

三、判断选择题

41.错误颊肌→咬肌42.正确43.错误翼外肌→翼内肌44.错误前下→前上张口→闭口45.正确46.正确47.错误结肠袋→结肠带48.错误右髂49.错误位置多变50.正确

四、名词解释

1.声门裂:位于喉腔中部的一个呈矢状位的裂隙,由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所围成,分为前3/5的膜间部和后2/5的软骨间部,膜间部与发音有关,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是异物易滞留的部位,也是上下呼吸道的分界。

2.Meniscus:半月板。在股骨内,外侧踝与胫骨内,外侧踝的关节面之间,垫有两块由纤维软骨构成的半月板。

3.齿状线:部位肛管皮肤与直肠粘膜相连合处,可见到一条由肛瓣的边缘和肛柱下端连接所围成的一个锯齿形环形线,叫做齿状线。

4.精索:从腹股沟管深环至睾丸上端的一对柔软的圆索状结构,其内主要有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输精管动、静脉、神经、淋巴管和鞘韧带等,自皮下环以下,精索外被三层被膜(精索外筋膜、提睾肌、精索内筋膜)。

5.肝肾隐窝:在肝右叶脏面和右肾及结肠肝曲之间,称肝肾隐窝。为仰卧位时腹腔的最低处,是腹膜腔内液体易积聚之处。

五、简答题

2.上颌窦,位于上颌体内,开口于中鼻道;额窦,位于眉弓深面,开口于中鼻道前部;筛窦,分为前,中,后群,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口于上鼻道;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

3.宫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子宫圆韧带——对维持子宫的前倾位有一定的作用;子宫主韧带——是维持子宫颈正常位置,不至于向下脱垂的重要结构;骶子宫韧带——向后上牵引子宫颈,与子宫阔韧带协同,维持子宫的前屈位。

六、论述题

答案:系统解剖黄皮书P81,(三)深思熟虑型1

-解剖B卷

一、选择题

1~5CCEDC6~10E无ABC

11~15EBCCE16~20CDDBB

21~25BDCDC26~30CDBCA

31~35DCEED36~40DBABE

41~45CCCDD46~50DCDAD

二、名词解释

1.由髋骨、骶骨和尾骨及其连结组成,形状像盆,具有传导重力,支撑脊柱和保护膀胱等盆腔脏器的作用。

2.胸骨角又称Louis角。由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向前微凸形成的的横嵴,其两侧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相连接,为计数肋骨和肋间隙顺序的重要标志

3.肾内侧缘中部凹陷处,是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出入部位

4.脏腹膜与壁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男性的腹部膜腔不与外界相通;女性腹膜腔可经输卵管、子宫腔和阴道与外界相通,故女性容易引起腹膜腔感染。

5.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位于平甲状软骨上缘处。为压力感受器,可感受动脉血压变化,与血压调节功能有关。

三、填空题

1.骨膜骨质骨髓

2.主动脉裂孔腔静脉孔食管裂孔

3.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

4.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5甲状软骨会厌软骨环状软骨

6.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

7.输卵管漏斗输卵管壶腹输卵管峡输卵管子宫部

8.乳头肌腱索三尖瓣三尖瓣环

9.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10.肝右叶肝左叶方叶尾状叶

11.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冠状窦口

12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动脉及其属支.

四、简答题

1.简述颅底内面孔裂。

颅前窝:筛孔,通嗅神经。颅中窝:圆孔,通上颌神经;卵圆孔,通下颌神经;棘孔,通脑膜中动脉;视神经管,视神经、眼动脉通过;眶上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眼上静脉通过;破裂孔,颈内动脉通过其上半部分。颅后窝;枕骨大孔,延髓通过;舌下神经管,舌下神经通过;内耳门,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和迷路血管通过;颈经脉孔,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颈内静脉通过。

2.简述精子的产生及排出体外所经途径。

睾丸内的精曲小管产生精子,经精直小管---睾丸网---睾丸输出小管---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尿道---体外。

3.试述肝门静脉的组成、属支及与上下腔静脉的吻合途径。

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合成,主要属支有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和附脐静脉。通过食管静脉丛与上腔静脉交通;通过直肠静脉丛与下腔静脉交通;通过脐周静脉丛与上、下腔静脉交通。

-学年第一学期人体解剖B卷

一、选择题

1~5EBADE6~10BBCCE

11~15ADCAB16~20AAADA

21~25BEBEE26~30DEEAB

31~35EEECB36~40EDAEC

41~45EAECC46~50CEDAA

二、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凸,可在体表摸到,两侧平对第二肋。

2.膀胱三角:膀胱底面内,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平滑粘膜区,缺乏粘膜下组织,是结核肿瘤的好发部位。

3.静脉角: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汇合处的夹角。

4.网膜囊:是位于小网膜与胃后壁后方的扁窄腹膜间隙,又称小腹膜腔。

5.神经核:在中枢神经内,形态、功能相近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定的灰质团块。

三、填空题

1.同对后仰副

2.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胸膜顶

3.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冠状矢状垂直

4.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5.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降主动脉

6.前后肌皮后外侧腓深

7.食管直肠脐周

8.膀胱尿道直肠子宫输卵管卵巢

9.十二指肠上段十二指肠后段胰腺段

四、简答题

1.心脏防止血液倒流的装置为二尖瓣复合体、三尖瓣复合体、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复合体包括瓣膜、瓣膜环、腱索、乳头肌。当心室收缩时,瓣膜关闭左、右房室口,乳头肌收缩,牵拉腱索,防止瓣膜返向心房。同时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在血流的冲击下贴壁,主动脉口和肺动脉口开放,血液进入肺动脉和主动脉,开始肺循环和体循环。当心室舒张时,由于血液倒流,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分别关闭主动脉口和肺动脉口,防止血液继续倒流;而在此同时,心房收缩,左、右房室口开放,血液流向心室。动脉将血运送到毛细血管,经过气体和(或)物质交换,血液经静脉流回心房,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在心脏瓣膜等的作用下,保证血液在心血管内定向流动。

2.在手术中区结肠和小肠,可根据结肠的外形特征结肠带、结肠袋和脂肪垂加以判断,因为小肠从外形上来说无上述结构。同时参考位置,小肠在结肠围成门框形区域;从管径来说,一般小肠管径较小。

3.眼球折光装置由前到后依次为: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看近物时,睫状肌收缩,睫状体前移,睫状小带松弛,由于弹性而晶状体曲度增大,折光能力增强,使物体的像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视远物时,与此相反。

4.腰穿部位在腰3和腰4或腰4和腰5棘突之间进针。脑脊液充满蛛网膜下隙,抽取脑脊液穿刺需到蛛网膜下隙。因此腰穿依次经过皮肤、浅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隙、硬脊膜、蛛网膜,到达蛛网膜下隙。

5.躯干四肢肌、关节、骨膜及皮肤??脊神经??脊神经节??脊神经后根????薄束、楔束??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内测丘系??丘脑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中央辐射??中央后回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新乡医学院——学年第一学期本科级非临床专业人体解剖学试卷A

一、选择题

1~5ADCC_6~10BBDBC

11~15EECE_16~20BCACC

21~25AEBBA26~30AABEC

二、名词解释

1.神经(Nerve)是由聚集成束的神经纤维所构成,而神经纤维本身构造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外被神经胶质细胞所形成的髓鞘包覆;其中许多神经纤维聚集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成的膜,就成为一条神经。神经系统主要由三大系统组成,即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各系统之间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中心,分工协同,共同实现心理功能。

2.又称无名静脉,由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在第1肋的外侧缘续于腋静脉,伴同名动脉走行,在胸锁后方与颈内静脉合成头臂静脉,两静脉汇合处称静脉角。

3.在左心室,因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和乳头肌在功能和结构上密切关联,(作用与右心室的三尖瓣复合体类似)称二尖瓣复合体,使左心室收缩时血不会逆流入左心房。

4.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的结合处,所形成的微向前方突出的角。角度大致在度左右。该角又被称为路易斯角。

5.膀胱三角(trigoneofbladder)在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此区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缺少粘膜下层组织

三、填空题

1.门静脉主要7大属支为: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2.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和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3.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髓核纤维环

4.茎突咽股后群尺侧腕曲

5.骨骨连接骨骼肌骨膜骨质骨髓

6.结缔组织,神经,血管腮腺舌下腺下额下腺

7.胆囊管肝总管肝的脏面胆囊动脉

8.运动神经感觉神经

9.延髓脑桥中脑

四、简答题

1.房水由睫状肌产生,自眼后房经瞳孔进入眼前房,再经虹膜角渗入巩膜静脉窦,最后由睫前静脉注入眼静脉。

2.左、右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第四脑室;再汇入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左右横窦→左右乙状窦→颈内静脉。

3.机体内溶于水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和多余的水分,经血液循环被运送到肾,在肾内形成尿液尿液依次经过肾乳头,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除体外。

五、论述题

1.对侧躯体硬瘫,因为损伤了通过内囊后支的皮质脊髓束,此为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且在椎体交叉以上,对侧躯体的深浅感觉消失,因为损伤了通过内囊后支的传导对侧躯体深浅感觉的丘脑中央辐射。双眼视野对侧同向性偏盲因为损伤了通过内囊后支的视辐射,出现面神经和舌下神经的核上瘫,即发笑时口角偏向后侧,伸舌是舌尖偏向健侧,因为损伤了通过内囊膝的皮质核束。

2.血液由左心室射出---主动脉-----各级动脉分支-----全身毛细血管----静脉血即各级静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冠状窦-----右心房。

-学年第一学期试卷A

一至三题见试卷

四、简答题

1.心室舒张时,二、三尖瓣开放,主、肺动脉瓣关闭;心室收缩时,二、三尖瓣关闭,主、肺动脉瓣开放。

2.机体溶于水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和多余的水分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肾,在肾内形成尿液。尿液依次经过肾乳头,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狭窄: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尿道外口。弯曲:耻骨下弯,耻骨前弯。

3.围成:前壁是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后壁是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是腹股沟韧带。内容: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园韧带。

4.额窦位于眉弓深面,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中鼻道。上额窦开口于中鼻道。

五、论述题

①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

-人体解剖学考试卷(A)

一、选择题

1~5DDBDE6~10CDBCA

11~15BECAC16~20DEAED

21~25CCDAD26~30DDBCE

31~35DDBBD36~40(36)右肾上部和左肾中部的后上DDCB

41~45ABEDB46~50CDBAD

二、填空题

1.上外侧

2.骺软骨骨膜骨髓腔

3.顶骨额骨颞骨蝶骨

4.俯仰侧屈;俯仰侧屈旋转

5.半旋前半旋前

6.背阔肌胸大肌

7.隔肌肋间外肌

8.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9.胫骨前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10.食管空肠肝

11.前庭襞声襞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

12.纤维膜脂肪膜肾筋膜

13.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后房间沟

三、名词解释

1.椎间盘:是连结于相邻椎体间的纤维软骨盘(第1、2颈椎间除外),由外周部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2.屈:是关节沿冠状轴进行的一组,运动时组成关节的两骨相互靠拢,角度减小称为屈。

3.精索:是柔软的圆索状结构,由腹股沟深环延至睾丸上端,其主要成分为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神经丛和淋巴管等,其表面包有被膜。

4.腹膜:是覆盖于腹、盆壁及其脏器表面的一层浆膜,薄而光滑,半透明,由内皮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

5.Kochtriangle:即Koch三角,指右心房内冠状静脉窦口、Todaro韧带和三尖瓣环之间的三角,此处有房室结。

四、问答题

1.位置:腹股沟管(inguinalcanal)是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约1.5cm处由肌与筋膜形成的潜在性裂隙,长约4~5cm,与腹股沟韧带平行。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经过。

四壁:腹股沟管前壁腹外斜肌腱膜构成,但腹内斜肌下部的肌纤维覆盖于精索外侧部前面,因此管外侧部的前壁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共同组成。腹股沟管后壁由腹横筋膜和联合腱构成,在其内下方接近外口处,还有反转韧带参与。腹股沟管上壁是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游离下缘(弓状下缘)。腹股沟管下壁即腹股沟韧带。

内容:男性腹股沟管有精索通过,精索由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和淋巴管、腹膜鞘突的残余部分等组成。在腹股沟管深处腹横筋膜复于精索表面下降,称为精索内筋膜;来自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弓状下缘的肌纤维也随精索下降,形成包绕精索和睾丸的网状细肌束,叫做提睾肌;当精索通过腹股沟管浅环的裂隙时,腹外斜肌筋膜又包在提睾肌的周围形成精索外筋膜。输精管在精索中位于精索动、静脉的内后方。女性子宫圆韧带出腹股沟管后即分散为纤维结构,止于耻骨结节和大阴唇的皮下组织。

意义:腹股沟疝修补术时,根据情况可将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及联合腱在精索之前缝合于腹股沟韧带(加强前壁的ferguson法),亦可将他们在精索后拉向下缝合于腹股沟韧带或耻骨疏韧带上(加强后壁的bassini法)。

2.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解剖学通常以胸骨角和第4胸椎体下缘的平面,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下纵隔又以心包的前、后壁为界分为前纵隔、中纵隔和后纵隔。

3.子宫颈阴道上部的上端与子宫体相接处较狭细,非妊娠期不明显,仅1cm长,在妊娠其逐渐伸展变长,形成子宫下段,可延长至7-11cm。

产科剖腹取胎术,常在此处进行,因为其前方没有腹膜覆盖。

4.心腔内的瓣膜(三尖瓣、二尖瓣、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腱索、乳头肌都是保证血液定向流动的结构,它们是防止血液逆流、保证血液循环正常进行的重要装置。

5.阑尾绝大多数位于右髂窝内,常见有盆位、回肠前位、回肠后位、盲肠下位和盲肠后位等位置。

依据大、小肠的形态特点来区分,大肠的盲肠和结肠具有结肠带、结肠袋和脂肪垂等典型特征。

阑尾与盲肠连接处是三条结肠带的汇集点,故手术时沿结肠带追踪是寻找阑尾的可靠方法。

-学年试卷B

一、选择题

1~5DCBDE6~10CDEBD

11~15EDCCC16~20BDCBB

21~25CBCDC26~30AECEA

31~35DCBEE36-40AEDBB

41~45BEXBC46-50AEBAX

二、名词解释

1.胸骨角:胸骨柄和胸骨体相接的地方有个向前突起的角叫胸骨角,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两侧平对第二肋,第四胸椎的下缘正对胸骨角的水平。

2.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故临床上可将麻药注入此间隙,进行臂丛神经组织麻醉。

3.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为口腔通咽的孔口,也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4.纵膈: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及其间所夹的器官和组织的总称,其间有心脏及出入心脏的大血管、食管、气管、胸腺、神经及淋巴组织等。其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两侧是纵隔胸膜,向上达胸廓上口,向下抵横膈。

5.venousangle: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头臂静脉(又称无名静脉),汇合处的夹角称静脉角。静脉角共有两个,左侧有胸导管(左淋巴导管)注入,右侧有右淋巴导管注入。

三、填空题

1.椎孔椎间孔钩椎关节

2.颈、腰前方前下方后下

3.膈肋间内肌肋间外肌

4.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总管

5.前庭襞声襞喉前庭声门下腔声门裂声门下腔

6.睾丸部、皮下精索部、腹股沟管部、盆部输精管中的精索部

7.室上嵴二尖瓣前瓣房室瓣动脉瓣

8.无

9.大隐静脉小隐静脉

10.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

四、问答题

第一题从侧面观察脊柱,可见成人脊柱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性弯曲,其中,颈曲和腰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23个椎间盘的厚薄各不相同,以中胸部最薄,颈部较厚,而腰部最厚,所以颈、腰椎的活动幅度较大。纤维环前厚后薄,由于退行性变化、外伤或劳损等因素,已造成髓核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或脊神经,临床上成为椎间盘突出症,可产生肢体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

第二题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胃的前壁向前上方,最低点弯度明显折转,胃大弯凸向左下方。在贲门左侧食管末端左沿与胃底形成锐角,胃的远端与十二指肠延续处形成胃的出口。

第三题1.子宫阔韧带:防止子宫向侧方移位。

2.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

3.子宫主韧带:防止子宫下垂。

4.骶子宫韧带:维持子宫前屈前倾。

1.卵巢固有韧带:

2.卵巢悬韧带:

第四题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静脉,幽门前静脉,胆囊静脉和附脐静脉等。吻合处有食管静脉从,直肠静脉从脐周静脉网,椎内、外静脉从。导致肝门静脉回流受阻。

级试卷B

一、选择题

1~5ECBEC6~10BCAED

11~15BECDD16~20ACDAA

21~25ECCBD36~40AACEA

41~45ECEAB46~50ADBCE

十一题排除ACE,BD不知选什么

二、填空题

1.卵圆孔,棘孔,破裂孔;枕骨大孔,颈静脉孔。

2.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上韧带。

3.腹前外侧壁下部;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腹股沟韧带;腹内斜肌和股外斜肌筋膜;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男性精索和女性子宫圆韧带。

4.胆囊管;胆总管;肝胰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

5.前庭襞;声襞;前庭襞上方的喉前庭;声襞下方的声门下腔,前庭襞;声襞之间的喉中间腔;声门裂。

6.竖脊;12。

7.子宫圆韧带;子宫阔韧带;子宫主韧带;骶子宫韧带;子宫圆韧带,骶子宫韧带;骶子宫韧带。

8.动脉瓣;三尖瓣;静脉;心房。(本题不太确定)

9.前降支(冠状动脉)。

10.腋或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三、名词解释

1.腹外斜肌肌腱的下缘增厚卷曲,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称腹股沟韧带。

2.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

3.会阴是指封闭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

4.精索是从腹股沟管深环至睾丸上端的一对柔软的圆索状结构。

5.位于喉腔中部,由声带肌,声带韧带和粘膜三部分组成,左右对称的结构。

四、简答题

1.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有食管,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裂孔(下腔静脉通过);隔收缩,隔穹隆下降,胸腔容积上升,助吸气。

2.肩胛线或腋后线,第8,9肋间隙,下位肋骨上缘稍上方处;从浅到深,皮肤,浅筋膜,胸壁肌,肋间隙,胸内筋膜,肋胸膜,胸膜腔。

3.1,2腹主动脉;3,4肠系膜上动脉;5肠系膜下动脉;6,7髂内动脉。

4.睾丸的精曲小管产生,在附睾中成熟;精直小管,睾丸网,睾丸输出小管,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尿道,体外。

五、论述题

属支:肠系膜上,肠系膜下,胃左,胃右,胆囊,附脐,脾静脉。

收集范围:回收来自腹腔脏器的血液(除了肝)。

循环途径:①通过食管下段粘膜下层内的食管静脉丛使肝门静脉系的胃左静脉属支与上腔静脉系中奇静脉的属支间相互吻合交通。   ②通过直肠下段粘膜下层内的直肠静脉丛使肝门静脉系的肠系膜下静脉属支与下腔静脉系髂内静脉的属支之间相互吻合交通。   ③通过脐周围皮下组织内的脐周围静脉网使肝门静脉系的附脐静脉与上腔静脉系的腹壁上静脉和胸腹壁静脉间相吻合;或者与下腔静脉系的腹壁下静脉和腹壁浅静脉间相吻合。

本答案来自于新医学霸,如有错误,

与小编无关╮(╯▽╰)╭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
白癜风好治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nb.com/shdyzz/5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