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 上颌窦炎症状 > 认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认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球癌症第一位,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肺癌常用的诊断方法有胸部X线、胸部CT、磁共振(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纤维支气管镜(AFB)、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超声支气管内镜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细胞内镜(EC)、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NB)、痰细胞学检查、呼出气体分析和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等,这些检查手段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分期起到了重要作用。纵观肺癌诊疗全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用常规检查方法不能确诊的肺周围疾病具有决定性诊断意义,可获得肿瘤疾病病理组织学分型,为治疗及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今天小编带领大家来认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简称“肺穿”)。
一、什么是肺穿?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transthoracicneedlebiopsy,TNB)是用针刺吸引或活检枪对肺周围性病灶或弥漫性病灶取活组织标本行病理组织学及细胞学检查的方法。
二、肺穿的适应症有哪些?
1.胸部孤立性占位病变;
2.肺部多发占位病变;
3.肺良性病变需取得局部感染细菌学或免疫学诊断以确定治疗计划;
4.放、化疗前取得肺内恶性占位病灶细胞组织学诊断;
5.胸腔积液、胸膜增厚伴肺部肿块的定性诊断。
三、肺穿的禁忌症有哪些?
1.可疑肺内血管源性病变(血管瘤、肺隔离症、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
2.凝血障碍或有严重出血倾向患者;
3.肺内病变可疑为包虫病;
4.严重肺气肿、肺纤维化、肺动脉高压者;
5.肺内或胸腔内化脓性病变者;
6.穿刺行径有肺大疱、肺囊肿者;
7.病灶位于肺门区、大血管旁、纵隔内或病灶直径小于0.5cm;
8.严重恶病质不能配合者。
四、肺穿注意事项有哪些?
1.术前准备
(1)常规行血液学检查(包括乙肝五项、丙肝、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出凝血功能检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心电图检查以确定适应症及禁忌症;
(2)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穿刺活检的目的、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取得患者配合,签知情同意书。同时训练患者屏气;
(3)备好消毒器械及1%福尔马林固定液,并根据近期的CT检查确定穿刺部位;
(4)咳嗽症状明显者可遵医嘱于术前30分钟口服磷酸可待因片30mg。
2.穿刺方法与过程
(1)根据患者情况和病变位置,选择大小适当的槽式切割活检针;患者按穿刺最佳体位卧于扫描床上,在平静呼吸下屏气做病灶局部扫描,根据预设穿刺部位纵行放置条状金属标记物;再单层扫描一次以确定穿刺进针点,并在CT屏幕上测量最近进针点标记物至胸膜和病灶边缘的垂直距离及进针角度,确定最佳穿刺平面,定出最佳穿刺点、进针方向及进针深度;
(2)常规进行皮肤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嘱患者屏住呼吸进行穿刺,进入病灶后,平扫数层以确定活检枪进入病灶内,然后放枪、切取活检组织,活检标本以1%福尔马林固定后行组织学检查并细胞学涂片;
(3)患者术后立即行一次平扫检查,了解有无气胸发生;严格卧床休息,24小时内严密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等。
3.术中术后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及穿刺侧呼吸音的变化等;
(2)穿刺完成后嘱患者患侧卧位休息8—12小时,不可用力咳嗽,咳嗽较多时适当给予镇咳剂,警惕气胸的发生。
五、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有哪些?
1.并发症:主要是气胸、肺出血;还可能出现血胸、胸膜反应、缩性肺不张、麻醉药物过敏、局部出血与渗液、伤口感染、肺循环及体循环血管气体栓塞、局部神经损伤、穿刺不成功等。
2.主要并发症及护理:
(1)气胸:气胸的发生原因多因病变部位较深、病变较为弥散、穿刺技术欠佳、病人配合不好所致。如果在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咳嗽、体位变动、呼吸不均匀等也易发生气胸。因此,在进行肺穿时,应选择距离胸膜较近的部位,操作者技术熟练;术前做好准备,患者本人对手术有充分的了解、在手术过程中密切配合。气胸一般发生在术后1小时内,偶有发生在术后12—24小时,少量气胸可不必处理,嘱卧床休息,少活动,均匀呼吸,经常巡视了解患者患侧呼吸音情况,绝大多数于1周内可自行吸收消失。
(2)出血:原因多为病变靠近肺门或穿刺部位血管丰富所致。一般表现为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偶见大咯血及胸腔内出血。痰中带血一般1—3天后自行消失;小量咯血嘱患者安静休息,避免胸部剧烈运动和咳嗽,给予止血药物2—3天,同时予以抗感染治疗,做好心理疏导;大咯血较为少见,一般与患者凝血功能差及穿刺部位较大血管与支气管相通有关。因此术后应观察病人有无活动性出血情况,一旦发生大咯血立即通知医生并采取急救措施。
六、肺穿的优势有哪些?
随着影像学诊断设备的不断发展,对肺部疾病尤其是肺癌的诊断有了很大进展,纤维支气管镜和痰细胞学检查对于中央型肺癌的确诊率较高,但对肺周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阳性率为20%—70%。肺穿对人体创伤性小,可反复操作;可以清楚显示肺内病变的大小、外形、位置;准确显示病变与周围组织的空间关系,准确定位,随时监测穿刺针的具体位置和进针方向,成功率高,较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