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 上颌窦炎医院 > 级口腔综合押题一

级口腔综合押题一



级口腔综合押题一

1、牙周探诊时的注意事项。

(1)支点应稳,尽可能靠近牙面探测。

(2)探测力应适当,一般掌握在20~25g的探诊压力为好

(3)探测位置:每个牙探测6个位点。探针应与牙长轴方向一致。

(4)按一定顺序探测,以免遗漏检查。

2、急性坏死性龈炎的临床表现。

(1)好发人群:青壮年,以男性吸烟者多见。

(2)病程:起病急,病程短。

(3)特征性损害:以龈乳头和边缘龈的坏死为其特征性损害,尤以下前牙多见。龈缘呈虫蚀状,坏死区有假膜,易于擦去,下方为出血创面。

(4)患处牙龈极易出血,甚至有自发性出血。

(5)疼痛明显。

(6)典型的腐败性口臭。

(7)全身症状: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重者可有低热,疲乏等全身症状。

3、轻型阿弗它溃疡的临床病损特点。

(1)好发于口腔粘膜角化程度较差的区域,如唇、颊舌粘膜。

(2)溃疡不大,直径2~4mm,圆形或椭圆形,周界清晰,孤立散在,数目不多。

(3)发作时溃疡有“红、黄、凹、痛”特征,即溃疡中央凹陷,基底不硬,周边有约1mm的充血红晕带,表面覆有浅黄色假膜,灼痛感明显。

(4)整个发作期一般持续1~2周,具有不治自愈的自限性。间歇期长短不一。

4、青少年牙周炎(局限性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表现。

(1)年龄与性别:20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

(2)口腔卫生状况:早期患者的菌斑,牙石数量很少牙龈表面炎症轻微但是却已有很深的牙周袋,这不成正比。

(3)好发牙位:局限于第一恒磨牙或切牙,左右对称。

(4)X线片见第一恒磨牙的邻面有垂直型骨吸收,弧形吸收。

(5)病变进展快

(6)早期出现牙松动和牙移位7)家族聚集性

5、牙周塞治的作用。

(1)术后保护创面,避免组织损伤。

(2)暂时固定松动牙。

(3)防止肉芽组织过度生长,防感染。

(4)防止术后出血和牙颈部过敏。

6、根分叉病变依病变程度分哪几度?

(1)Ⅰ度:从牙周袋内能探到根分叉的外形,但不能水平探入分叉内,X线片上看不

到改变。

(2)Ⅱ度:根分叉区的骨质吸收仅限于颊或舌侧,但未相通,x线片显示此区仅有牙周膜增宽,或骨质密度降低。

(3)Ⅲ度:病变波及整个根分叉区,根尖牙槽骨全部吸收,探针可通过,但仍有牙龈覆盖。X线片可见该区骨质消失呈透射区。

(4)Ⅳ度:根间骨隔完全破坏,且牙龈退缩而使病变的根分叉区完全开放而能直视。X线片所见与Ⅲ度相似。

····

7、急性疱疹性龈口炎与疱疹样口疮的鉴别。

(1)好发年龄:前者婴幼儿后者成人

(2)发作情况:前者急性发作全身反应重后者反复发作全身反应轻

(3)病损特点:前者成簇小水泡,疱破后成为大片表浅溃疡,损害遍及口腔黏膜各处可伴皮肤损害。后者散在小溃疡无发泡期,损害仅局限于口腔的非角化黏膜无皮肤损害

····

8、白塞氏综合症的临床表现。

(1)复发性口腔溃疡

(2)复发性生殖器溃疡

(3)眼疾(葡萄膜炎、视网膜炎)

(4)皮肤损害(结节性红斑等)

(5)皮肤针刺反应阳性

9、寻常性天疱疮的临床损害特征。

松弛性大疱,大面积糜烂,揭皮试验阳性,探针试验阳性,尼氏征阳性

10、简述白色念珠菌口炎的临床表现类型,并指出其中哪型易癌变?

(1)急性假膜型(雪口病、鹅口疮):以新生儿最多见,表现为口腔粘膜白色凝乳状斑

片。用力可擦去,暴露红色的粘膜糜烂面。

(2)急性红斑型(抗生素性口炎):常由于广谱抗生素长期应用所致,表现为粘膜充血糜烂及舌背乳头团块萎缩,周围舌苔增厚。

(3)慢性肥厚型:表层的假膜与上皮层附着紧密,不易脱落。易癌变。

(4)慢性红斑型(义齿性口炎):表现为粘膜呈亮红色水肿,或有黄白色斑点状假膜。

11、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的目的。

(1)龈上洁治术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素,并磨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

牙石再沉积。通过龈上洁治术,消除了菌斑和牙石的刺激,牙龈炎症会明显减轻或明显减轻。

(2)龈下刮治术用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械刮除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和菌

斑,同时刮除牙根表面感染的病变牙骨质,平整根面,以利于牙周新附着的形成。

12、简述牙周病基础治疗的内容。

(1)教育并指导患者自我控制菌斑的方法,如建立正确的刷牙方法和习惯,使用牙线、

牙签等辅助工具保持口腔卫生。

(2)施行洁治术、根面平整术以消除龈上和龈下的菌斑、牙石。

(3)消除菌斑滞留因素及其它局部刺激因素,如充填龋洞、改正不良修复体等,还应作必要的牙髓治疗、纠正口呼吸习惯等。

(4)拔除无保留价值的或预后极差的患牙,对不利于将来修复治疗的患牙也应在适当时机拔除。

(5)在炎症控制后进行必要的咬合调整,使建立平衡的咬合关系,必要时可作暂时性的松牙固定。

(6)药物治疗。在经上述治疗后,病情仍不能控制或有明显的急性炎症,可辅佐以药物治疗。

(7)发现和尽可能纠正全身性或环境因素,如吸烟、用药情况、全身病的控制等。

13、深龋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原则:终止病变的进展,恢复牙齿的外形和生理功能,保持牙髓的正常活力

方法:

(1)患者的症状具有激发痛性质,但程度不严重,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除,洞底软龋能够彻底去净。这类病例,可以双层垫底,一次完成充填治疗。

(2)患者的主观临床症状较明显,仍为激发痛性质,程度较重,洞底软龋能彻底去净,则可先作安抚疗法,待1~2周复诊后症状消除时,再以双层垫底充填。若症状未能缓解,需再进一步检查,考虑是否须作牙髓治疗。

(3)患者的主观临床症状不明显,属深龋范围内应有的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床表现.但洞底软龋不能去除净。在急性龋患者,可以用间接盖髓法治疗,待3个月后,经检查牙髓活力正常,并经X线片检查,可用永久充填。若系慢性龋,应继续去除软龋,去净后,如果牙髓暴露,则需进一步作牙髓治疗,如果未穿髓,也可作间接盖髓术。3个月后再经检查,作永久充填。

14,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

(1)疼痛常突然发作,早期呈间歇性,医学教

育网搜集整理一般约持续数分钟,随后数小时间歇期,病员尚可指患牙。随病情发展,发作期延长,间歇期缩短,逐渐转变为持续性剧痛,并沿同侧三支神经分布区放散(如上牙向颈部、耳前、颧颊部;下牙向耳下、耳后、下颌部放散),往往不能明确指出患牙部位。

(2)疼痛往往夜间较剧,卧倒时尤甚。

(3)早期冷、热刺激均可激发或加剧疼痛,以冷刺激痛较明显;后期或化脓时,热刺激疼痛,冷刺激仅可使疼痛暂时缓解。后期患者常含冷水,或吸冷空气以减轻疼痛,此种症状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4)检查时常可见患牙穿髓,探痛明显。

15、论述龋病的四联因素

龋病病因学说是四联因素学说,主要包括细菌、口腔环境、宿主和时间。

(1)细菌:是龋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一般认为致龋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酸菌属,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另一种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目前公认的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其它还包括放线菌属、乳杆菌等。

(2)口腔环境: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食物和涎液。

1)食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既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也是菌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碳水化合物是龋病发生的物质基础。

2)涎液在正常情况下,涎液有以下几种作用:机械清洗作用。抑菌作用。抗酸作用。抗溶作用。涎液的量和质发生变化时,均可影响龋患率

(3)宿主:牙齿是龋病过程中的靶器官,牙齿的形态、矿化程度和组织结构与龋病发生有直接关系,如牙齿的窝沟处和矿化不良的牙较易患龋,而矿化程度较好、组织内含氟量适当的牙抗龋力较强;另方面,牙齿的结构与机体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在发育中,不仅影响到牙齿的发育和结构,而且对涎液的流量、流速及其组成也有很大影响,因而也是龋病发生中的重要环节。

(4)时间:龋病的发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1.5~2年,因此即使致龋细菌、适宜的环境和易感宿主同时存在,龋病也不会立即发生,只有上述三个因素同时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产生龋坏,所以时间因素在龋病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16、乳牙髓腔形态特点

(1)乳牙的髓腔形态虽与乳牙的外形相似,但按牙体比例而言,乳牙髓腔较恒牙者为大,

表现为髓室大、髓壁薄、髓角高、根管粗、根管方向斜度较大,根尖孔亦大。

(2)乳牙髓腔壁薄从髓角至牙尖顶、髓室顶至面、从髓室底至根分叉表面髓室壁至牙冠轴面、从根管壁至牙根表面间的距离较小。

(3)髓室顶和髓角多位于牙冠中部。

(4)乳前牙髓腔与其牙冠外形相似,根管多为单根管,偶见下颌乳切牙根管分为唇、舌向2个根管。

(5)乳磨牙髓窒较大,通常均有3个根管:上颌乳磨牙有2个颊侧根管医学教

育网搜集整理,1个舌侧根管;下颌乳磨牙有两个近中根管,1个远中根管。下颌第二乳磨牙有时可出现四根管,其分布为近中两个根管,远中两个根管。

17、恒牙髓腔的应用解剖

(1)上颌前牙髓腔的唇舌径在牙颈部最大且壁较薄,开髓时应从舌面窝中央,向牙颈方向钻入。

(2)上颌前牙根管的特点是粗大而直的单根管,作根管治疗时操作方便,效果较好。

(3)上颌切牙在活髓牙预备针型嵌体的针道时,应注意避开髓角。

(4)下颌前牙的双根管多分布在唇舌向,在正面的X线片上,因双根管唇舌像相重,应改变投射的角度才能显不。在作根管治疗时,需检查根管口的数目。

(5)下颌切牙因根管较小,根管侧壁,厚约1mm,根管治疗时应防止侧穿根管壁。

(6)上颌前磨牙近远中径在面宽而近颈部窄,开髓时膻注意窝涧的形态和位置,防止从近中面或远中面穿孔。

(7)上颌前磨牙颊侧髓角较高,补牙备洞时应避免穿通颊侧髓角。

(8)上颌前磨牙因髓室底较深,开髓时勿将暴露的髓角误认为是根管口。

(9)下颌第一前磨牙因牙冠向舌侧斜度大,髓角又高,牙体预备时应避免穿髓;作根管治疗时,器械应顺着牙体长轴的方向进入,以免穿通根管侧壁。

(10)上颌第一、第一磨牙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较高,补牙备洞时应避免穿髓。

(11)上颌第一、第二磨牙颊侧两根管口相距甚近,应注意寻找,该两根管较小略弯

曲,根管治疗时应注意根管走行的方向。

(12)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进行嵌体修复制备针道时,应避开髓角,宜从:面颊沟、舌沟、近中窝和远中窝的釉牙本质界入手。

(13)上颌第二磨牙有时颊侧两根融合为一粗大的根和根管,治疗时应加注意。

(14)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因髓室顶与髓室相距较近,开髓时应防止穿通髓室底。

(15)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因舌侧髓角高于颊侧髓角,近中髓角扁于远中髓角,牙体预备时应注意髓角的位置。

(16)下颌第一磨牙远中舌侧根管细小弯曲,治疗时应加注意。

(17)下颌第二磨牙有时近、远中根在颊侧融合,根管亦在颊侧连通,根管横断面呈"C"字形,开髓时勿将根管在颊侧的连通误认为是被穿通的髓室底。

(18)下颌磨牙牙冠向舌侧倾斜,即牙冠颊面近颈部突出,牙冠舌面近缘较突出,其髓腔亦偏向颊侧,故开髓部位应存面偏向颊尖处;若在面正中央处开髓,尤其是偏向舌侧,常致舌侧薄弱而折断。

18,牙髓病治疗原则

(1)牙髓炎早期可采取保存牙髓的治疗方法,叫做活髓治疗。

1)间接盖髓术。2)直接盖髓术。3)活髓切断术。

(2)干髓术:指先用失活剂将牙髓失活,除去冠髓,用干髓剂保存失活的根髓,使其保持无菌呈乾尸状态。最后根尖部形成牙骨质封闭根尖孔。此类牙齿,失去营养后脆弱易碎。

(3)全部牙髓切除术——根管治疗术。

(4)塑化治疗,用于牙髓变性、坏死、坏疽者。

(5)根尖切除术:用于牙髓变性、坏死坏疽者。

19、可摘局部义齿基托的作用有哪些?

1)提供人工牙排列附着,传导和分散牙合力;

2)将义齿的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功能整体;

3)可用于修复牙槽嵴的硬组织和软组织,恢复外形和美观;

4)可增强义齿的固位和稳定,也有间接固位的作用,可抵抗义齿的移位力量。

20、简述可摘局部义齿确定颌位关系的方法有哪些?

1)模型上利用余留牙确定上下颌的颌位关系;

2)利用蜡牙合记录确定上下颌位关系;

3)利用牙合堤记录上下颌位关系。

21、简述暂时桥的作用。

1)保护活髓牙的切磨面不出现过敏现象,避免刺激和污染。

2)恢复部分咀嚼、语音功能。

3)维持缺牙间隙的位置,保持牙弓的稳定性

4)维持前牙的美观效果

5)防止基牙的意外折裂

6)让患者适应固定桥修复后的形态和功能

22、全口义齿确定颌位关系的方法有哪些?

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

1)息止牙合间隙法:天然牙列中,上下牙列不接触、下颌处于休息状态时的位置叫作息止颌位。息止颌位时上下牙列间的间隙为息止牙合间隙。此间隙平均值为2mm.用息止颌位时鼻底至颏底的距离减去息止牙合间隙2mm.便可得出全口义齿应有的垂直距离。

2)面部外形法:正常人的面部下1/3的垂直距离与面部外形基本协调,此时面部表情自然,上下唇能自然闭合,口角无明显下垂或上提,可以此作为确定垂直距离的参考。

3)面部比例法:两眼平视时,瞳孔连线到口裂的距离等于鼻底到颏底的距离。

4)参考原有义齿:患者若已戴用义齿,该义齿可以作为确定垂直距离的参考。

23、确定水平距离的方法:

1)哥特式弓描记法

2)直接咬合法:

①卷舌后添法:

②吞咽咬合法:

③后牙咬合法

3)监控仪法肌监控仪可放出微量直流电

24、烤瓷冠粘固前至少达到应哪些要求?

1)修复体制作完善,没有缺损、砂眼、缩孔等;外形应该光滑,粘固面应洁净,应去

净金属瘤、石膏粉等。

2)修复体应能在预备过的牙上就位并能达到正确位置。颈缘密合,咬合不高,固位佳,受力不翘动。

3)修复体达到良好咬合:正中牙合时前牙无接触,后牙达到尖窝沟嵴紧密接触;侧方牙合时工作侧接触,平衡侧不接触;没有早接触和高点。

4)良好的颈缘和外形:颈缘密合无间隙、台阶、悬突;牙体外形符合牙的正

常外形,无过凸或外形缺乏生理凸度;邻面接触紧密无间隙,接触区位置正常;牙合面外形良好,大小与牙周承受力相适应,可以和对牙合牙形成良好咬合。

5)患者对修复体外形、颜色满意,感觉舒适。

6)调改过的牙应打磨抛光或山釉,粘固前将粘固面用75%酒精消毒。

25、简述可摘局部义齿RPI的特点。

1)鞍基受载后,I型杆离开基牙牙面,邻面板下移,减小了对牙基的扭力;

2)近中牙合支托的小连接体和邻面的拮抗作用,保证了义持戴入时卡环的交互作用,不需要再设计舌侧对抗臂平;

3)近中牙合支托对基牙的扭力小;

4)I型杆与牙面接触面积小,较美观,针对I型杆稳定作用差的弱点,该组合内设计有稳定作用极强的邻面板。简述牙合支托的作用。牙合支托是卡环体向基牙牙合面方向延伸的部分,具有较高强度,主要作用是防止义齿纵向移位,起支持作用,并使牙合力向基牙的方向传导。牙合支托还有一定稳定作用。此外,牙合支托还用于防止食物嵌塞,加大的牙合支托用于恢复咬合关系不良的咬合关系等。

26、如何保证种植义齿的稳定?

稳定性与种植义齿在承受牙合力时是否产生较大的杠杆作用力有关,而杠杆作用力的大小与种植义齿的结构设计有关。种植基牙的连线形成基点线,固定式种植义齿的支点线可以是直线或三角形﹑四边形支持面,后二者稳定性较好。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有:

(1)两个种植基牙的桥体与支点线位置的关系,当桥体中心位于支点线上时,稳定性较好;桥体中心位于支点线一侧或前方时,偏离越多则稳定性越差;

(2)多个种植基牙的种植义齿有三角形或四边形的支持面,只要种植基牙固位好,则稳定性极佳;

(3)设计有单端桥体时,悬臂的长度影响种植义齿的稳定性,悬臂越长,稳定性越差,对固位也极为不利。可摘式种植义齿的种植基牙的分部尽量按三角形或四边形分布,让种植义齿的中心与种植基牙连线的中心接近或一致。可摘式种植义齿有附着体或磁体增加了固位力,因而大大增加了种植义齿的稳定性。可摘式种植义齿有游离基托存在时,对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

27、对于PFM全冠的金属基底的要求是什么?

1)以全冠形式覆盖患牙呀冠表面,能够提供足够固位。

2)金属基底部分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要求贵金属基底厚度一般为0.mm~0.5mm,非贵金属基底最低厚度0.5mm,并为瓷层提供适当空间,保证紧瓷结合强度和美观。

3)金属基底表面形态无尖锐棱角、锐边、各轴面呈流线型,防止应力集中破坏金瓷结合。

4)尽可能保证瓷层厚度均匀,避免厚度突变。否则易出现瓷裂。

5)颈缘处应光滑无锐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nb.com/shdyyy/11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