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 上颌窦炎护理 > 北一种植上颌窦底提升术的现状
北一种植上颌窦底提升术的现状
一、上颌窦底提升术的成功率
在上颌磨牙区进行种植牙修复,种植体植入骨内的长度需要10mm以上,种植体横径应达4mm以上。但是,对于牙槽骨严重萎缩而又有上颌窦解剖结构限制的病例,则很难植入有足够长度和横径的种植体。上颌骨的骨质通常较下颌差,在上颌窦内植骨并获得与受体骨的结合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针对此类病例,需要采用上颌窦提升术和植骨技术来改善种植体植入的条件。
有关外提升术的成功率,Tong等通过整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仅用自体骨,植体的生存率是90%;自体骨联合HA(hydroxyapatite),植体的生存率是94%;脱矿冻干异体骨联合HA的植体生存率为87%。年Peleg等报道采用同期法植入的种植体9年残存率为97.9%。
另一方面,有关内提升术的成功率,Summers等报道采用2期手术完成的种植牙,施加咬合负载18个月后的成功率为96%,他使用的骨移植材料为自体骨联合DFDBA以及少量的吸收性HA。另外,McDermott等年报道指出:外提升术和内提升术等上颌窦内植骨技术不是造成种植失败的高风险因素。
二、三明治式上颌窦底提升术的概念
所谓三明治式上颌窦底提升术,就是指基于以修复为主导的种植牙理念,将上颌窦黏膜经由颊侧面提升,并在由上颌窦前外壁、后外壁、内壁和窦底所围成的空间内,填入自体骨以及含有各种骨移植材料的复合骨,以确保植入的种植体周围有充足骨量的术式。
移植骨材料优点缺点
自体骨·有骨生成能力
·较易生成骨结合
·生物安全性高
复合骨·有骨诱导能力
·有骨传导能力
·使用量不受限制
·不易被吸收
·不需在供区手术
·使用量有限
·受呼吸压力易发生吸收
·供区部位手术
·骨结合需时较长
·无免疫应答
上颌窦内植入的骨材料会通过反复的骨重建而发生吸收。上颌窦内成骨与下颌牙槽骨有所不同,它需要在解剖上本来无骨存在的位置形成新骨。加上呼吸机的压力会对上颌窦内的成骨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需要植入有一定硬度、且能在骨重建中不发生吸收的骨移植材料,以维持上颌窦内成骨空间的长期稳定性。
三明治式上颌窦提升术就是将植入骨材料分为三层,分别在靠近上颌窦黏膜侧填入能抵抗呼吸压力的非吸收性HA,中间部位填入可进行骨重建的复合骨,在种植体周围填入可生成早期骨结合的自体骨或DFDBA,上述三层结构形成的植骨空间,基本可以确保骨移植材料在长期的骨重建中不会发生吸收。
骨引导再生术骨形成所需时间(月)
成骨部位下颌骨上颌骨
骨移植材料
富血小板血浆(PRP)+骨移植材料
骨移植材料
PRP+骨移植材料
侧方
垂直
上颌窦内
6
8--10
3---4
6--8
6--8
8---10
8--10
4--5
6---8
4---6
北一种植最新培训
最新会议通知(第二轮)《北一种植中级实战精华班》上海站主办单位:北京北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培训日期:年10月22日—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