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 上颌窦炎护理 > 药物耐受不良,不能错怪免疫机制
药物耐受不良,不能错怪免疫机制
↑点击上方“医学界临床药学”加 大量研究证实,阿司匹林三联征的发病机理不属于变态反应,而是药物耐受不良引起的,由于其临床表现相似于鼻变态反应和支气管变态反应,这使得阿司匹林耐受不良的表现被遮盖和忽略,从而导致诊疗上的延误;AIT症状多样,出现的先后顺序也不一定,临床医师常将支气管哮喘和鼻息肉视为两种独立的疾病进行诊治,导致治疗偏差;除此以外,AIT虽非常见病、多发病,但非甾体抗炎药应用广泛。可见,了解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三联征是十分必要的。
发展史:
年Hirschberg描述了阿司匹林被人体吸收后可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年Gilbert描述了口服阿司匹林后出现的哮喘症状。年Widal等对乙酰水杨酸类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耐受反应进行了阐述,首次报道了阿司匹林三联征,即阿司匹林特异反应性、支气管哮喘和鼻息肉。年Samter提出阿司匹林三联征是呼吸道炎症性疾病,故此病又称为Samter三联征。
AIT分类和特点:
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三联征分类及特点如图1所示。根据阿司匹林耐受不良、鼻息肉和支气管哮喘出现的先后顺序,以及原先有无支气管哮喘,将阿司匹林三联征分为4型:①阿司匹林耐受不良基础型,首先可能出现鼻炎,约5~10年后出现鼻息肉和支气管哮喘;②鼻炎基础型,在变态反应性鼻炎基础上服用阿司匹林后诱发哮喘急性发作;③支气管哮喘基础型,原来就患有支气管哮喘,以后又发生阿司匹林耐受不良;④哮喘启动型,既往无支气管哮喘,第一次发作由非甾体抗炎药诱发,以后该类药物均可引起哮喘发作。
图1: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三联征分类(上)和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三联征特点(下)
AIT诊断标准:
能提供阿司匹林或非甾体抗炎药诱发鼻部症状和支气管哮喘的病史;阿司匹林或非甾体抗炎药在严格控制药物剂量的情况下激发试验呈阳性反应,但激发试验可能引起严重的哮喘发作,其可行性有待商榷;专科查体:双侧鼻腔内充满半透明肿物,表面光滑,质软,鼻道内有粘液样分泌物,双肺可闻及湿罗音及哮鸣音或CT示双侧鼻息肉、双侧慢性上颌窦炎、筛窦及碟窦炎。
AIT的治疗:
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其复方制剂,还应避免食入含酒石黄的食品和药物,这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口服或局部用糖皮质激素,用药的原则是应用可控制症状的最小剂量,口服或鼻腔局部应用减充血药或抗组胺药无效。研究发现短疗程使用甲泼尼龙治疗阿司匹林不耐受鼻息肉,可明显改善鼻部症状,减少鼻息肉体积。可作为术前常规用药和术后长期控制鼻息肉的有力手段;使用白三烯拮抗剂或合成抑制剂,可减轻阿司匹林哮喘的临床症状;乙酰水杨酸脱敏法;白介素拮抗剂。
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三联征患者症状较重,应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合理治疗,这样才能减少AIT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王长青,邹雅,刘立中.阿司匹林三联征研究进展[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3(1):64-67.
王成硕,娄鸿,张罗.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阿司匹林不耐受鼻息肉[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8(12):-.
王长青,李新平,赵文敏,王忠,曾鸿斌,张华,刘立中.阿司匹林耐受不良三联征的临床特点[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6(3):45-47.
顾之燕.阿司匹林耐受不良—鼻炎、鼻窦炎、鼻息肉和支气管哮喘[J].临蛛耳鼻咽喉科杂志,,14(8):-.
本文为“医学界临床药学”原创文章,如有错误请来稿指正,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作者出处。欢迎个人和机构联系合作,想与全国成千上万的同行们分享您的经验与知识吗?快来加入我们吧!来稿来信请以word文档形式发送至邮箱zhaochenglong
yxj.org.cn,并注明姓名、职称、工作单位以及联系方式等,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