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 上颌窦炎医院 > 仙方活命饮治一切疮疡,未成者即散,已
仙方活命饮治一切疮疡,未成者即散,已
《校注妇人良方》清热剂-清热解毒白芷(3克)贝母(6克)防风(6克)赤芍药(6克)当归尾(6克)甘草节(6克)皂角刺(炒,6克)穿山甲(炙,6克)天花粉(6克)乳香(6克)没药(6克)金银花(9克)陈皮(9克)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穿山甲,贝母花粉兼乳没,草芍皂剌酒煎佳。
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灼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本方常用于治疗化脓性炎症,如蜂窝织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乳腺炎、脓疱疮、疖肿、深部脓肿等属阳证、实证者。)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本方只可用于痈肿未溃之前,若已溃断不可用;本方性偏寒凉,阴证疮疡忌用;脾胃本虚,气血不足者均应慎用。现代常化裁运用于脓疱疮、疖肿、蜂窝阻织炎、乳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属于热毒实证者。本方主治疮疡肿毒初起而属阳证者。阳证痈疡多为热毒壅聚,气滞血瘀痰结而成。《灵枢·痈疡篇》说:“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曰痈。”热毒壅聚,营气郁滞,气滞血瘀,聚而成形,故见局部红肿热痛;邪正交争于表,故身热凛寒;正邪俱盛,相搏于经,则脉数有力。阳证痈疮初起,治宜清热解毒为主,配合理气活血、消肿散结为法。方中金银花性味甘寒,最善清热解毒疗疮,前人称之谓“疮疡圣药”,故重用为君。然单用清热解毒,则气滞血瘀难消,肿结不散,又以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行气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共为臣药。疮疡初起,其邪多羁留于肌肤腠理之间,更用辛散的白芷防风相配,通滞而散其结,使热毒从外透解;气机阻滞每可导致液聚成痰,故配用贝母、花粉清热化痰散结,可使脓未成即消;山甲、皂刺通行经络,透脓溃坚,可使脓成即溃,均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煎药加酒者,借其通瘀而行周身,助药力直达病所,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之功。本方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溃坚诸法为主,佐以透表。行气、化痰散结,其药物配伍较全面地体现了外科阳证疮疡内治消法的配伍特点。前人称本方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适用于阳证而体实的各类疮疡肿毒。若用之得当,则“脓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本方与普济消毒饮均属清热解毒方剂。但普济消毒饮所治为大头瘟,系肿毒发于头面者,以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为法,并佐以升阳散火,发散郁热;本方则通治阳证肿毒,于清热解毒中,伍以行气活血,散结消肿之品,对痈疮初起更宜。红肿痛甚,热毒重者,可加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野菊花等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便秘者,加大黄以泻热通便;血热盛者加丹皮以凉血;气虚者加黄芪以补气;不善饮酒者可用酒水各半或用清水煎服。此外,还可以根据疮疡肿毒所在部位的不同,适当加入引经药,以使药力直达病所。本方除煎煮取汁内服外,其药渣可捣烂外敷。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本方是治疗热毒痈肿的常用方,前人云:“此疡门开手攻毒之第一方也”,凡痈肿初起属于阳证者均可运用。临床应用以局部红肿灼痛,甚则伴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方剂比较: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四妙勇安汤均为阳证疮疡的常用方,均有清热解毒之功。三方的不同点在于:仙方活命饮为痈肿初起的要方,除清热解毒之外,还配伍疏风、活血、软坚、散结之品,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五味消毒饮重在清热解毒,其清解之力较仙方活命饮为优,侧重消散疔毒;四妙勇安汤主治脱疽之热毒炽盛者,药少量大力专,且须连续服用。方论唐宗海《血证论》卷8:“此方纯用行血之药,加防风、白芷,使达肤表;加山甲、皂刺,使透乎经脉。然血无气不行,故以陈皮、贝母散利其气,血因火结,故以银花、花粉清解其火。为疮证散肿之第一方。诚能窥及疮由血结之所以然,其真方也。第其方乃平剂,再视疮之阴阳,加寒热之品,无不应手取效。”《校注妇人良方》卷24:“治一切疮疡,未成者即散,已成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良剂也。”乳痈黄某,女,26岁,年11月4日初诊。左乳房红肿疼痛3天就诊,西医诊为急性乳腺炎,给青霉素、丁胺卡那、严迪等药治疗,用1周痛减热除而肿块不消。继续治疗月余,疗效甚微,特来就诊。患者体质尚可,身无寒热,左乳房肿大,为右乳房之3倍,乳房的80%紫红色如茄,触之硬,不热,挤之乳汁尚出,不甚痛。舌暗红,苔微黄,脉沉稍滑。此乃乳痈,为热毒未消,气血凝滞。当清热解毒,活血散结,疏气通络。为治用仙方活命饮加减,处方: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连翘15克炮穿山甲10克生甘草6克天花粉12克生当归尾6克浙贝母15克赤芍15克白芷10克桔梗12克乳香没药各6克陈皮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药渣热敷局部,停用一切西药。治疗3天,肿胀明显缩小,较前软,舌淡脉弱,乃气虚之象。上方加黄芪30克,再服3剂,硬块全消,一切如常。[钱传兴,,仙方活命饮的临床应用,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5(1);59]来源 ▲▲▲〖方源〗《东垣试效方》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补遗·头大》“头大,此邪热客心肺,上攻头目为肿盛,俗云大头天行病。头目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不利,舌干口燥,治用试效方普济消毒饮子”。[组成]黄芩酒炒黄连酒炒,各五钱(15g)陈皮去白甘草生用玄参柴胡桔梗各二钱(各6g)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各一钱(各3g)僵蚕升麻各七分(各2g)
[用法]上药为末,汤调,时时服之,或蜜拌为丸,噙化(现代用法:水煎服)。〖方歌〗普济消毒芩连鼠,玄参甘桔蓝根侣。 升柴马勃连翘陈,薄荷僵蚕为末咀。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掀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病机〗 感受风热疫毒,壅于上焦,攻冲头面 ─────────→ 大头瘟。 头为诸阳之会,热毒蕴结,上攻头面,气血经络凝滞 ──→ 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 热毒蕴盛,郁于肌表,邪正交争,邪盛正旺 ──────→ 恶寒发热 咽为肺系,热壅于心肺 ───────────────→ 咽喉不利 邪热内盛 ─────────────────────→ 口渴舌燥、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
[方解]君 黄芩、黄连 ── 清泄上焦之热毒,皆用酒炒,令其通行全身,直达病所。臣 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 ── 辛凉疏散头面风热。 ┌ 玄参、马勃、板蓝根 ── 上行清热解毒 │佐 ┤ 甘草、桔梗 ── 清利咽喉 │ └ 陈皮 ── 理气而疏通壅滞使 升麻、柴胡 ── 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达头面,且寓“火郁发之”之意。本方主治大头瘟(原书称大头天行),乃感受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所致。风热疫毒上攻头面,气血壅滞,乃致头面红肿热痛,甚则目不能开;温毒壅滞咽喉,则咽喉红肿而痛;里热炽盛,津液被灼,则口渴;初起风热时毒侵袭肌表,卫阳被郁,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舌苔黄燥,脉数有力均为里热炽盛之象。疫毒宜清解,风热宜疏散,病位在上宜因势利导。疏散上焦之风热,清解上焦之疫毒,故法当解毒散邪兼施而以清热解毒为主。方中重用酒连、酒芩清热泻火,祛上焦头面热毒为君。以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辛凉疏散头面风热为臣。玄参、马勃、板蓝根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配甘草、桔梗以清利咽喉;陈皮理气疏壅,以散邪热郁结,共为佐药。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达头面,且寓“火郁发之”之意,功兼佐使之用。诸药配伍,共收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大头瘟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以头面红肿掀痛,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大便秘结者,可加酒大黄以泻热通便;腮腺炎并发睾丸炎者,可加川楝子、龙胆草以泻肝经湿热。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碍等属风热邪毒为患者。4.注意事项阴虚阳亢者不宜。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东垣试效方》卷9:“治大头天行,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
2.方论选录汪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此手太阴、少阴、足少阳、阳明药也。芩、连苦寒,泻心肺之热为君;玄参苦寒,橘红苦辛,甘草甘寒,泻火补气为臣;连翘、薄荷、鼠粘辛苦而平,蓝根甘寒,马勃、僵蚕苦平,散肿消毒定喘为佐;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之阳气不得伸。桔梗辛温为舟楫,不令下行,为载也。”
[临床报道]用本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炎57例,全部治愈。并认为本方能迅速控制体温,对消除头痛、腮腺肿大及各种精神神经症状有确切疗效(中医年鉴,;)。以本方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引起高热35例,伴抽搐神昏或惊跳者,加服紫雪散,平均退热时间为51.4小时(中医年鉴,;)。
王氏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日1剂水煎服,结合耳针,点刺睾丸穴(对耳屏内侧前下方),夜间将药渣捣烂、醋调,湿敷患处,卧床休息。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腮腺炎症完全消退,睾丸、附睾肿痛消散,实验室检查正常。结果:本组68例均治愈。退热时间1-2日,睾丸、附睾、阴囊等红肿疼痛消退时间3-7日,未发现睾丸萎缩,疗效满意。[王明义.下病上取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中国中医急症;9(2):87]
性质是常用方。针对性,历来主要用于大头瘟。出处经过多次考证,很难确定。一般认为是《东垣试效方》,李东垣的方。但李东垣的方里有人参,没有薄荷。所以李东垣之后这样组成的方,药味也有一般出入。这类治大头瘟,上部热毒,这类方也不少。《医方集解》的时候把它定下来,等于说是不用人参,用薄荷。
李东垣是补土派,这和它的特点有关。他考虑到有一定脾胃不足的,用一点人参扶正。实践当中,后来基本都不用了。现代一般普济消毒饮,就没有人参,而是有薄荷了。
主证分析大头瘟特征头面红肿焮痛风热疫毒壅于上焦发于头面伴见证恶寒发热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病机有内外两种因素,内在有蕴热体质因素,外来的传染因素,现在认为病毒感染,有种风热疫毒,传染性很强,也很快,风热疫毒感受,外邪偏于风热,它传染性强,叫做疫毒(现代称病毒感染)。流行性腮腺炎这类。中医把它称为大头瘟。它由于外来病发于上,壅于上焦,发于头面。那就是说在头面风热疫毒,搏结气血,腐败血肉。初期可以红肿热痛,非常烫,所以说它红肿焮痛。初起阶段,由于有外邪因素,有一定的寒热,这个热毒形成红肿热痛,肿势很厉害。所以目不能开,咽喉不利。那疼痛非常剧烈的,小孩子发生这个,疼痛非常剧烈,碰不得,一碰要哭要闹。这些年来,这类病开始少了,但是有些地方还在发生。一发生具有明显的流行性。
由于病牍感染,中医治疗的确有它的长处,疗效是确实的。由于风热疫毒引起,所以它典型的舌脉是有热像,明显的热像。这种治疗,它有两类不同情况,
初起阶段:以红肿热痛为主,局部发烫,有一定寒热,肿胀还比较硬。这个阶段既要疏散、解毒,疏散风热疫毒,外来之邪要散了,同时清解热毒,造成搏结气血的根本原因,这个为主。
后期,逐渐化脓,以后可以破溃,还结合外科治疗。
这类用中药及时治疗,大多数可以不使它留下一些后果。这个病的发生过程,完整的来看,七到十天就结束了。但是如果破溃以后,往往留个疤。现代这个比较少了,过去五六十年代,经常看到一些颜面这些地方,也一个疤,都是儿童时代得流行性腮腺炎的。
病机外来温热疫毒侵犯,本身一般有蕴热基础。造成热毒搏结气血,成为大头瘟。
功用疏风散邪,清热解毒,外散内清
方解药味作用君黄芩、黄连清热解毒臣牛蒡子、薄荷、连翘、僵蚕向外疏散风邪,解毒佐板蓝根、马勃、玄参、桔梗清利咽喉,增强解毒陈皮理气化湿佐使升麻、柴胡升阳散火,引药上行甘草保护脾胃,调和药性历来对君臣佐使分析还有不同,比较公认,常规分析黄芩、黄连清热解毒,由芩、连联合,偏重于上部,治疗形成大头瘟的根本原因,热毒。
臣药里面,牛蒡子、薄荷、连翘、僵蚕,向外有散风,疏散风邪的作用,同时还能够解毒。增加君药的解毒作用。同时使风热疫毒之邪外散。
佐药,板蓝根、马勃、玄参、桔梗,这一组有清利咽喉作用,有增强解毒作用,同时擅长于散结。针对红肿热痛,肿势也比较坚硬的这种肿胀,甚至于严重的,目不能开,口不能张,咽喉不利,针对这些,既增强解毒作用,又能散结消肿。这种红肿热痛,温病病邪搏结气血,也会影响到津液的壅滞,到后来化为脓血的话,也是一种津血的一种腐败结合造成的。所以用一点陈皮,可以化湿理气。津液通畅了,有助于消肿。
佐药升麻、柴胡,同时兼使药意义,从佐药意义上来讲,它有升阳散火的作用,这种疫毒搏结气血,是热毒郁在局部,所以升散,升阳散火,用升麻、柴胡这个特点。这方里升麻、柴胡是小剂量。作为使药,它可以引药上行,上达头面。因为它病变主要发生在上部。
甘草作为佐药,能保护脾胃,因为整个方剂比较苦寒。从李东垣的原书普济消毒饮来看,他用人参也有一种和甘草扶助正气,防止苦寒过份伤胃。甘草作为使药,调和药性,缓和药性。
这方里的君臣佐使分析,历来争论的是两个,一个问题,黄连黄芩做君药,还是升麻、柴胡做君药?很多人认为应该升麻、柴胡,胜阳散火,是治疗火毒的,也是一类大法。《内经》上就强调“火郁发之”,加上升麻、柴胡升散,对于外来的疫毒之邪有透散作用,所以强调这个。还有一类的观点,就是黄芩黄连为君,因为是热毒搏结气血,用黄芩黄连解毒为主,这个比较适合。形成君药分析上的一个疑点。
实际上,早期,开始局部有寒热表证的时候,因为它感染当中来说,这病发展很快,一得了,两三天可能肿胀非常厉害,发热高了。初起阶段,升柴量可以适量加大,在方中增加透散力量。芩连适当减少,这是初起阶段。为什么?过苦寒也容易引邪入里。但是真正热势高了,局部发烫很厉害,寒热现象少了,那是热毒重了,这时候升柴用量适量减少,要恢复它很小剂量了。黄芩黄连那肯定是主要的了,所以根据它病变阶段来灵活运用。后来《温病条辨》可加减普济消毒饮。它侧重在清热解毒,这方面特长为主的。标准的,传统的这个普济消毒饮,我们应该灵活运用。
从近年来的使用,结合外用药效果更好。七十年代用普济消毒饮,我们觉得疗效是不错,因为普济消毒饮可以用来外用,药渣渣也可以敷,当年也是根据内服、外用结合,因为在基层(县和县以下)流行起来,民众这种预防意识较少,所以那些年代流行起来很快。八十年代,一次在成都省会城里,那次流行也挺厉害,我们成都中医学院,短期内三四十个小孩都发生。一开始我的老大读小学五六年级,他回来得了,得病不上学了,学校还是知道一些隔离,那就开始用普济消毒饮。当时附近一位老太太套告诉我,后来我经常用她的方法,她说你吃药的同时,用一点外用药。这个外用药,我后来是用三四十个小孩都很好,所以我很坚信这个方法。用蚯蚓,加很少一点白糖,加青黛,把它捣烂,外敷,轻轻敷上去,一般我们是晚上睡觉前,小孩子很痛,痛得叫,轻轻敷上,用毛巾把它托着裹上,避免用久。青黛容易把被子弄脏。第二天早上起来,轻轻的洗,稍微重一点他就痛,洗掉。睡前又再敷。它这个很明显,敷一次以后,那消肿很快,一般同时吃药与外敷,疗效很快。第三天以后就不大哭了,不会叫了。红肿明显的消退。整个一个全部恢复疗程一周左右。
因为老大刚好了,紧接着老二有来了,老二当时小学一年级,闹得更凶,也用这个办法,后来附近小还都用这个办法结合,比过去单用这个药,单用普济消毒饮,疗效要快。普济消毒饮就是我们中医治疗大头瘟的一个常用方。而流行性腮腺炎属于病毒感染,现代医学来说,很针对性的一种用法也不多。它要经过它一个注意卫生,经过本身一个病程过程,中医中药有它这个优势。
配伍特点清疏并用,升降同施
清疏并用是指的疏散透邪,清热解毒相结合。升降同施是指的黄芩黄连清热解毒,而且可以苦寒降火。整个方来说,疏散外邪,清热苦降,降火相结合的。同时,升、柴又有升阳散火的作用。芩、连的苦降,升、柴的升散,两个相结合,体现了升降同施。针对局部的火热、热毒,中医很多郁热来说,很多都是升降兼顾的。
辨证要点头面红肿焮痛(形容它很烫),恶寒发热(初期),舌红,苔白兼黄(里热),脉浮数。
随证加减腮腺炎并发睾丸炎:加川楝子、龙胆草(行气止痛,以及对下焦清热利湿)
肿痛明显:加青黛(清热解毒)、丹皮(活血)、赤芍(活血),并用青黛外敷(增加活血)
兼便秘:加大黄
==================================仙方活命饮 ▲▲▲〖方源〗《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白芷六分(3g)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炒穿山甲炙天花粉乳香没药各一钱(各6g)金银花陈皮各三钱(9g)
[用法]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方歌〗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 贝母花粉兼乳没,穿山角刺酒煎佳, 一切痈毒能溃散,溃后忌服用勿差。
〖主治〗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焮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四方比较异同]方名功用主治病机使用要点同异黄连解毒汤清热泻火解毒
火毒炽盛充斥三焦大热烦扰,错语不眠,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凉膈散泻下通便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胸膈热聚身热口渴,胸膈烦热,面赤唇焦,口舌生疮或便秘普济消毒饮疏风散邪风热疫毒,壅于上焦,发于头面大头瘟,见头面焮肿,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仙方活命饮清热解毒活血溃坚热毒壅聚气滞血瘀疮疡肿毒初起,见局部红、肿、热、痛,苔薄白或微黄,脉数有力。〖病机〗 热毒内壅 ┐ ┌ 局部 ─→ 红、肿、热、痛 ├ 疮疡阳症初起 ┤ 气滞血瘀 ┘ └ 全身 ─→ 身热、恶寒、舌苔薄黄、脉浮数。[方解]君 金银花 ── 清热解毒、消痈肿。臣 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 ── 活血止痛,消肿散结。 ┌ 白芷、防风 ── 疏风解表,又可消肿散结。 │ │ ┌ 通行经络,攻坚排脓。佐 ┤ 穿山甲、皂角刺 ┤ │ └ 引经直达病所。 │ └ 花粉、贝母 ── 清热化痰,散结排脓。 ┌ 甘草 ── 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用节者,以“节”散结。使 ┤ └ 酒 ── 活血消肿,助药力达病所。▲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化瘀散结,疏风消肿之攻。本方主治疮疡肿毒初起而属阳证者。阳证痈疡多为热毒壅聚,气滞血瘀痰结而成。《灵枢·痈疡篇》说:“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曰痈。热毒壅聚,营气郁滞,气滞血瘀,聚而成形,故见局部红肿热痛;邪正交争于表,故身热凛寒;正邪俱盛,相搏于经,则脉数有力。阳证痈疮初起,治宜清热解毒为主,配合理气活血、消肿散结为法。方中金银花性味甘寒,最善清热解毒疗疮,前人称之谓“疮疡圣药”,故重用为君。然单用清热解毒,则气滞血瘀难消,肿结不散,又以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行气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共为臣药。疮疡初起,其邪多羁留于肌肤腠理之间,更用辛散的白芷、防风相配,通滞而散其结,使热毒从外透解;气机阻滞每可导致液聚成痰,故配用贝母、花粉清热化痰散结,可使脓未成即消;山甲、皂刺通行经络,透脓溃坚,可使脓成即溃,均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煎药加酒者,借其通瘀而行周身,助药力直达病所,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之功。
配伍特点本方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溃坚诸法为主,佐以透表、行气、化痰散结,其药物配伍较全面地体现了外科阳证疮疡内治消法的配伍特点。
前人称本方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适用于阳证而体实的各类疮疡肿毒。若用之得当,则“脓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与普济消毒饮鉴别
本方与普济消毒饮均属清热解毒方剂。但普济消毒饮所治为大头瘟,系肿毒发于头面者,以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为法,并佐以升阳散火,发散郁热;本方则通治阳证肿毒,于清热解毒中,伍以行气活血,散结消肿之品,对痈疮初起更宜。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热毒痈肿的常用方,前人云:“此疡门开手攻毒之第一方也”,凡痈肿初起属于阳证者均可运用。临床应用以局部红肿焮痛,甚则伴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红肿痛甚,热毒重者,可加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野菊花等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便秘者,加大黄以泻热通便;血热盛者加丹皮以凉血;气虚者加黄芪以补气;不善饮酒者可用酒水各半或用清水煎服。此外,还可以根据疮疡肿毒所在部位的不同,适当加入引经药,以使药力直达病所。本方除煎煮取汁内服外,其药渣可捣烂外敷。
3.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化脓性炎症,如蜂窝织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乳腺炎、脓疱疮、疖肿、深部脓肿等属阳证、实证者。
使用注意1.真人活命饮较本方少赤芍一味,但功用主治基本相同。2.疮疡初起脓未成,服之可消;脓已成服之可溃,溃后切不可用。3.阴症疮疡忌用;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者慎用。4.乳香、没药可引起恶心、呕吐。
文献摘要 《古今名医方论》罗东逸曰:“此疡门开手攻毒第一方也。经云: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故痈疽之发,未有不从营气之郁滞,因而血结痰滞,藴崇热毒为患。治之之法,妙在通经之绝,行气之滞,佐之以豁痰、理气、解毒。是方穿山甲以攻坚,皂刺必达毒所,白芷、防风、陈皮通经理气而疏其滞,乳香定痛和血,没药破血散结,赤芍、当归以祛血热,而行之以破其结。佐以贝母、花粉、金银花、甘草,一以豁痰解郁,一以散毒和血,其为溃坚止痛宜矣。然是方为营卫尚强,中气不亏者设,若脾胃素弱,营卫不调,则有托里消毒散之法,必须斟酌而用。”唐宗海《血证论》卷8:“此方纯用行血之药,加防风、白芷,使达肤表;加山甲、皂刺,使透乎经脉。然血无气不行,故以陈皮、贝母散利其气,血因火结,故以银花、花粉清解其火。为疮证散肿之第一方。诚能窥及疮由血结之所以然,其真方也。第其方乃平剂,再视疮之阴阳,加寒热之品,无不应手取效。”《校注妇人良方》卷24:“治一切疮疡,未成者即散,已成者即溃,又止痛消毒之良剂也。”临床报道:以仙方活命饮治疗30例阑尾脓肿(阑尾穿孔并发局限性腹膜炎)患者,疗效优异。其中27例痊愈出院,3例中转手术,成功率为90%,无1例死亡。服本方后能使局部肿块及压痛很快消失,炎症控制,体温下降至正常,平均住院日数14日。随访7例未见复发(中华外科杂志;2:)。〖附方一〗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组成:金银花 三钱(20g) 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 各一钱二分(各15g)用法:水一盅,煎八分,加无灰酒半盅,再滚二三沸时,热服,被盖出汗为度。功用: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主治:疔疮初起,发热恶寒,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铁钉。以及痈疡疖肿,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方中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紫背天葵子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散结;少加酒以通血脉,有利于痈肿疔毒之消散。配合成方,共奏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
本方是治疗疔毒、痈疮的方剂。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为主药;紫花地丁、紫背天葵为治疔毒要药,亦通用于痈疮肿毒;蒲公英、野菊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均为辅佐药。各药合用,其清热解毒之力甚强,或加酒少量以助药势,可加强消散疔疮作用。 1.《方剂学》:痈疮疔毒,多由脏腑蕴热,火毒结聚。故治用清热解毒为主,以便积热火毒清解消散。方以银花两清气血热毒为主;紫花地丁、紫背天葵、蒲公英、野菊花均各有清热解毒之功,配合使用,其清解之力尤强,并能凉血散结以消肿痛。加酒少量是行血脉以助药效。 2.《中医杂志》(;4:52):方中金银花、野菊花,功擅清热解毒散结,金银花入肺胃,可解中上焦之热毒,野菊花入肝经,专清肝胆之火,二药相配,善清气分热结;蒲公英、紫花地丁均具清热解毒之功,为痈疮疔毒之要药;蒲公英兼能利水通淋,泻下焦之湿热,与紫花地丁相配,善清血分之热结;紫背天葵能入三焦,善除三焦之火。五药合用,气血同清,三焦同治,兼能开三焦热结,利湿消肿。 1、治疗疖疔疮痈之有效方剂,局部红肿热痛,外用及内服均可。 2.本方常治外科急性感染,如急性乳腺炎、蜂窝组织炎等。 3.本方亦可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胆囊炎、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性传染病具有热毒证候者。如热重,可加黄连、连翘之类清泄热毒;血热毒盛,加赤芍、丹皮、生地黄等,以凉血解毒。〖附方二〗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组成:金银花、玄参 各三两(各90g) 当归 二两(30g) 甘草一两(15g)用法:水煎服,一连十剂……药味不可少,减则不效,并忌抓擦为要。功用: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治:脱疽。热毒炽盛,患肢黯红微肿灼热,溃烂腐臭,疼痛剧烈,或见发热口渴,舌红脉数。方论:本方所治之脱疽,为热毒内蕴,血行不畅所致。方中重用金银花清热解毒为君;元参滋阴清热,泻火解毒为臣;当归活血和营为佐;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为使。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效。方剂比较: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四妙勇安汤均为阳证疮疡的常用方,均有清热解毒之功。三方的不同点在于:仙方活命饮为痈肿初起的要方,除清热解毒之外,还配伍疏风、活血、软坚、散结之品,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五味消毒饮重在清热解毒,其清解之力较仙方活命饮为优,侧重消散疔毒;四妙勇安汤主治脱疽之热毒炽盛者,药少量大力专,且须连续服用。
仙方活命饮是外科第一方,历来把它认为是治疗阳证疮疡肿毒的首选方。所谓首选方,实际上还是阳治开始第一方的话,它是指的初起,初起的内服方剂。而阳证的痈疡肿毒初起,往往有内在的蕴热,外来的外邪引起感染,有两方面的机制。所以初步发生的时候,除了局部红肿热痛,也可以有身热凛寒,一阵子发生发冷发热的这个特点。但是主要的是热邪搏结气血,形成红肿热痛。
疮痈肿毒初起局部红肿热痛热毒,搏结气血↑化热聚而成毒外邪(邪正相争)身热凛寒舌苔白或黄,脉数有力当然初起是红肿热痛,后来可以化腐成脓,所以一般都是热毒聚结在局部以后,《内经》说,“营气不从,逆于肉理”,是形成痈疡的一个原因。所以初期,既要发散,能够透邪外达,同时清热解毒,是阳证痈疡肿毒主要治法。
红肿热痛形成以后,要采取活血消散止痛,如果脓已经形成了,尽可能快的破溃,溃坚透脓;当然脓出来了,那后期要生肌收口。仙方活命饮用在初期为主。经过变化也可以用在中期成脓,也可以,因为它里边有透脓通络,透脓溃坚的,像穿山甲,皂刺这一类。痈疡肿毒初期的首选方。也是历来一个名方。
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初起阶段,要有一定的散邪。有的又把它的这疏散表邪,也归结在里面。方中白芷防风这类,它不仅仅在于对消肿有作用,也有散邪的作用。
方义分析清热解毒消肿活血止痛君银花清热解毒臣白芷,防风增加银花透邪透散的作用,防风除湿归尾,赤芍,乳香,没药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佐贝母,天花粉贝母化痰,天花粉散瘀穿山甲,皂刺溃坚排脓陈皮舒展气机,化湿佐使生甘草清热解毒,保护脾胃这个外科方,它针对证候的一个病机,是一种热毒壅滞以后,气血瘀滞形成的红肿热痛,疮疡的初期。是阳证的痈疡初期,从证候的特点。当然初期局部的红肿热痛,是个很主要的表现。初期可以兼有一定的恶寒发热,所以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的同时,要有一定的疏散。
仙方活命饮里用银花做君药。金银花是疮家的圣药,用量较大,才能使功效发挥方向体现在清热解毒的方面。这臣药主要在消肿,针对气血瘀滞的消肿。当然白芷防风,它有增加银花透邪透散的作用。防风这种除湿呢,也有助于消肿。归尾、赤芍、乳香、没药,一般都在这里使用可以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做为肿胀,红肿热痛,既有热毒,又有气血瘀滞,当然也结合了津液的不能输布,所以最后在成脓以后,形成的脓血包括有血的腐败,有有津液壅滞。这方的佐药,考虑了贝母,天花粉,贝母能够化痰,也有助于散结消肿。天花粉散瘀,有助于消肿。
穿山甲,皂刺这两味药,在前期阶段一般用量较少,甚至于可以不用。成脓以后,可以溃坚,溃坚排脓。这是外科常用的溃坚排脓的药。有较强的通络的作用。
这方里也配点陈皮,能够舒展气机,能够化湿。所以整个从消肿的角度来讲,气血津液兼顾的。还是以活血止痛消肿,畅通血行,通络这个在气血津液当中是主要的。
甘草一般用生甘草,本身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保护脾胃。可以看作佐使药。
这样一个基本结构,体现了外科的阳证,痈疡肿毒初起阶段的一个治疗方法。外科阳证痈疡肿毒治疗,一般来说,治法有消法,托法,补法。初期用消法,中期用托法,包括消托、补托,这些一个侧重不同,后期要结合补法。那在这地方是以消法为主。仙方活命饮作为阳证的痈疡肿毒的使用,它是一种消法的一个代表方。所以说疡科,起首第一方的意思,就是这个方是代表方,很重要,又有它作为初起阶段使用的首选的意思。
在清热解毒方面,它代表了外科应用的一个例子。
辨证要点局部红肿,红肿焮痛,或伴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
阳证痈疡肿毒,它和一定的部位有关,发生的部位,要相应的配一些引经药了。
头面,用川芎,可以引领这些方中的药物上达,
颈部,可以加桔梗引药上行,桔梗本身也有化痰、有散结作用。
胸部,用瓜蒌,它主要作用可以宽胸,可以引药作用于胸部,而且本身也有化痰散结作用。
两胁,用柴胡引经。
上肢,用姜黄引经,同时有活血作用。
下肢,用牛膝,引药下行。
痈疡肿毒也有一个程度,有些全身有发热,热毒很重的,可以配合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清热解毒的力量不是很强,光靠一个银花。而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凉血力量很强,这是指的痈疡肿毒,热毒很重的可以使用这个配伍。
脓已经成了,要配合消肿溃坚排脓的药,就要适当增加了。
仙方活命饮过去说脓未成,有的书说脓未成使用,未成已成实际上都可以。
扩大应用化脓性扁桃体炎减:乳、没、皂刺、山甲加:马勃、玄参、桔梗乳痈减:皂刺、防风加:青皮、柴胡、蒲公英、紫花地丁、宫颈炎减:白芷、防风加:遗黄柏、红?、蒲公英这些是做为一个参考。不是课堂讨论的重点。这类外科内服方,在临床课里要具体的讨论的。
不管你在哪里读到有知识价值的好文章,请记得随手发给赵五味,投稿到
qq.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北京看白癜风一般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