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 上颌窦炎医院 > 芈月传红了土茯苓,土茯苓和茯苓有没有
芈月传红了土茯苓,土茯苓和茯苓有没有
全民热播剧《芈月传》里,众多中草药都闪亮登场,相信大家对于剧中的这段记忆都印象深刻:楚威后一向视芈月为眼中钉肉中刺,借机将其关在荒废的月华台中,芈茵因记恨芈月暗中在食物里下毒,芈月吃下后浑身无力,病倒在房中。后因魏美人相助挖来新鲜的土茯苓给芈月吃,这才稍稍解毒,保她一命。很多观众不解,土茯苓是何物?和茯苓有区别吗?真的可以用来解毒吗?
茯苓茯苓,俗称云苓、松苓,为寄生在松树根上菌类植物,性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为白色或粉红色。市售的茯苓多为白色的小方块,根据需要也可以磨成茯苓粉。
茯苓功效1、茯苓能增加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的作用;2、茯苓利尿祛湿,有的国家将茯苓作为海军常用药物及滋补品的原料,对于改善水肿型肥胖尤其是下半身肥胖,效果也很显著;3、茯苓能润肠通便,它的膳食纤维含量高出所有蔬菜水果,每克茯苓粉含膳食纤维80.9克,对于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引起的便秘改善很明显,茯苓搭配正餐一起吃,还能控制血糖和血脂;4、茯苓能养颜美肤,所含的视黄醇和胡萝卜素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对维护皮肤光滑细腻;所含的锌能确保皮肤准确无误地生成新一代皮肤细胞,保持皮肤弹性和年轻态;5、茯苓能健脾养胃,改善消化吸收,增强人体对食物的运化功能,让食物的热量更多地被人体消耗和利用,而不是转化成脂肪堆积;6、茯苓能镇定安神,现代人工作生活亚历山大,睡眠多不好,茯苓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能让神经系统处于平和的状态,缓解压力和饮食不当造成的失眠。
茯苓用法茯苓吃法1
茯苓牛奶
把茯苓粉和奶粉冲泡或者把茯苓粉搅拌在酸奶里一起吃,美白祛湿。
2
茯苓燕麦粥
把茯苓粉和燕麦片冲开水冲泡,搅拌均匀,撒上一把葡萄干调味,并盖上盖子焖至粥变得黏糊,既通便,又补铁补血。
3
玉米薄饼
把茯苓粉10克,玉米面50克,白面粉50克,发酵粉2克、白糖适量,加入水调成浓面糊,发酵1小时左右,在平底锅放少许油,一勺摊一个薄饼,美味又养生。
4
茯苓蛋糕
取蛋糕粉克,茯苓粉10克,鸡蛋4个,黄油20克,泡打粉3克,糖分20克,蛋清和蛋黄分离,蛋清打成细腻的泡沫状,蛋黄和黄油、糖、蛋糕粉一起调成均匀的蛋糊,再把泡沫状的蛋清加入调匀,装模具用烤箱烤制15-20分钟即可。
5
茯苓薏米粥
茯苓、薏米各2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治脾虚腹泻,小便不利。
总之,当你感觉自己睡眠不好,或者脾胃不好、梅雨季节身体湿气重、排便也不是很顺的时候,就给自己来一勺,效果真的很惊人!
茯苓适用人群土茯苓土茯苓,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其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味甘、淡,性平。
土茯苓功效1、土茯苓能祛风湿,利关节,治拘挛骨痛。中医认为,土茯苓性平味甘淡,归肝、胃经,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等功效;2、西医认为,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药,是治疗免疫病口腔和阴部溃疡之最佳中药;3、土茯苓也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牛皮癣关节炎、白塞病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与金雀根、山稔根、徐长卿、红藤等同用;4、土茯苓对免疫病之过敏性皮炎、天疱疮、湿疹等也有效。需要注意的是,《本草从新》指出,“肝肾阴亏者勿服。”
土茯苓用法●●●鼻塞:土茯苓外洗内服
鼻窦炎、上颌窦炎等会引起鼻塞、流黄浓涕,并兼头重、舌红、苔黄腻等症状。此症多为脾胃湿热,肝胆郁热,致使湿浊之邪犯上所致。此症选用土茯苓内服外洗,且疗效明显。
土茯苓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药渣再复煎,以药液外洗鼻部。一般连用4剂,诸症可消。
●●●祛湿:
①土茯苓牛大力煲猪扇骨
“岭南汤王”佘自强有一例“土茯苓牛大力煲猪扇骨”靓汤,能祛湿除困、健筋养骨。
在春夏暑湿时,广东民间最爱用土茯苓煲汤。牛大力亦是广东民间尤其客家一带常用煲汤的中药材,亦为性平味甘、淡,能祛湿健筋骨、壮腰膝、养肝肾。猪扇骨是猪骨中最不油腻的部位,夏日入汤最为适宜,中医认为扇骨能补益增髓。合而为汤,气味清润可口,有祛湿除困、健筋养骨的功效,并为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土茯苓30克、牛大力50克、眉豆60克、猪扇骨克、生姜4片。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药材和豆稍浸泡;一起与猪骨、姜下瓦煲,加清水2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为4~5人量。
②土茯苓白果杏仁煲猪肺
原料:土茯苓30g、白果10枚、杏仁9g、猪肺g。做法:猪肺洗净切成片状,用手挤去泡沫与土茯苓、白果、杏仁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1ml左右,文火煮熟,吃肉喝汤。
看到这,你明白二者的区别了吗?
茯苓①茯苓为寄生在松树跟上菌类植物;
②茯苓是利水渗湿药,还可健脾安神,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③茯苓是健脾利湿的药,常常配伍在益气健脾的药方中,增强健脾利湿的作用;
土茯苓①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②土茯苓味苦,性平淡,入肝、胃二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善“搜剔湿热之蕴毒”;
③功效上,土茯苓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止痒,对于湿热所致的皮肤病如梅毒、湿疹有很好的疗效;
名人趣事苏辙的茯苓养生法
苏辙,北宋著名散文家,无志仕进,有意养生,对修身养性造诣颇深。
苏辙少时多病,夏则脾不胜食,秋则肺不胜寒。治肺则病脾,治脾则病肺,服药而不愈。32岁那年,学习气功,食茯苓,一年疾愈。从此他便研究药物养生。他认为,茯苓是补肾脾的养生珍品,可“解急难于俄顷,破奇邪于邂逅”。为此特作《服茯苓赋并引》。服茯苓“可以固形养气,延年而却老者”。如久服则能“安魂魄而定心志”,“颜如处子,绿发方目;神止气定,浮游自得。然后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乎无穷”。
茯苓是寄生于松树根下的腐生真菌,有利于消水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之功效。魏晋时就把茯苓当作养生佳品。陶弘景辞官隐退时,梁武帝即令“每月赐给茯苓五斤,白蜜二升,以供服饵”。慈禧太后为祛病延年,命御膳房做茯苓饼进食,并赐宠臣。这之后,茯苓夹饼已作为北京的传统名点流传至今。
茯苓以云南“云苓”为贵,既可入药,又可粥食。《直指方》中记载:“白茯苓粥,治心虚、梦泄、白浊”。《本草纲目》载曰:“茯苓粥清上实下。”古代医家多认为,茯苓药性缓和,善利水湿,若与粳米煮粥疗效尤好。茯苓粥的做法是,将白茯苓克磨细粉,每次用白茯苓粉15克,同粳米50克煮粥食。
北京看白癜风那家比较好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