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 上颌窦炎医院 > 鼻窦炎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如何治疗更好

鼻窦炎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如何治疗更好



 根据年欧洲鼻窦炎临床指南和年中国慢性鼻窦炎临床诊疗指南的分类方法,症状在12周以内的为急性鼻窦炎,超过12周为慢性鼻窦炎。

一、急性鼻—鼻窦炎

病因

1.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均可导致鼻窦炎发生,最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约占80%左右。

2.邻近器官感染比如牙原性上颌窦炎、腺样体肥大、腺样体炎及扁桃体炎(这里主要指儿童鼻窦炎)等均可波及而继发鼻窦炎;

3.外伤、鼻内异物堵塞;游泳感染等;

4.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显著提高。

5.呼吸道过敏反应是鼻窦炎的重要致病因素多年前已经被公认

临床表现

1.鼻塞:主要是鼻黏膜急性充血、肿胀,分泌物擤不出来而引起,

2.流浓涕:脓鼻涕的多少及性质多根据病变轻重而定

3.局部痛或头痛:局部沉重、痛感,多在低头、咳嗽、用力或情绪激动时加重。

4.鼻窦炎的头痛常有下列特点:(1)常伴随鼻塞、流浓涕和嗅觉减退等症状;(2)多有时间性或固定部位,多为白天重、夜间轻,且常为一侧,如为双侧者必有一侧较重;(3)休息、滴鼻药、蒸汽吸入或引流改善、鼻腔通气后头痛减轻。

治疗

急性鼻窦炎主要采用药物治疗,除非发生眼眶、颅脑内并发症的时候会适时采用手术治疗。

1、抗生素:使用时间为2周左右。(你要是让患者用两周的抗生素,很难理解,这也是急性鼻窦炎治疗不彻底,转化慢性鼻窦炎的主要原因)

2、局部糖皮质激素:是最重要的抗炎药物,近年研究表明,无论是控制整体症状还是鼻局部症状,单独使用局部糖皮质激素的效果均优于单独使用抗生素。二者联合使用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使用时间为12周。

3、粘液促排剂:有稀释粘液、促进纤毛活动,使用时间为12周以内。

4、其他疗法。

二、慢性鼻—鼻窦炎

(一)感染因素及非感染因素

1.呼吸道感染;

2.腺样体肥大、腺样体炎及扁桃体炎(这里主要指儿童鼻窦炎)等;

3.外伤、鼻内异物堵塞;游泳感染等;

4.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显著提高。

5.呼吸道过敏反应是鼻窦炎的重要致病因素多年前已经被公认

(二)鼻腔鼻窦解剖学异常

1.鼻中隔偏曲:造成中鼻道和窦口鼻道复合体狭窄和引流障碍,引发鼻窦炎;

2.中鼻甲:泡状中鼻甲或中鼻甲反向弯曲可致中鼻道狭窄。

3.下鼻甲:下鼻甲肥大或者下鼻甲骨质往上移动导致鼻窦口狭窄;

4.钩突:钩突肥大导致鼻窦引流障碍;

5.额隐窝:额隐窝的解剖学变异最为常见,由于筛窦气房、额窦气房、鼻丘气房、钩突顶端的发育异常而影响额窦引流引起额窦炎。

(以上三张图都是鼻腔、鼻窦正常解剖结构异常引起的鼻窦炎,这种情况,必须手术才能达到治愈的效果)

(三)、临床表现

1.鼻腔不通气。

2.流脓鼻涕:脓白色、脓黄色、黄绿色;

3.嗅觉障碍:多是暂时的;

4.局部痛或头痛:患者常常感觉头面部闷胀沉重、头钝痛;

5.头昏、精神不振、记忆力下降、学习或工作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失眠、多梦、心烦意乱。

(四)、诊断

根据年欧洲鼻窦炎临床指南和年中国慢性鼻窦炎的建议,诊断慢性鼻-鼻窦炎包括症状、体征和辅助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

1.持续超过12周的四种症状:

(1)主要症状:鼻塞,黏脓性鼻涕;

(2)次要症状:嗅觉减退,头面部闷胀沉重感。

四种症状中必须有两种以上,其中主要症状必须有一种

2.体征使用前鼻镜或鼻内窥镜可见中鼻道或嗅裂有黏脓性分泌物。

3.影像学检查

CT检查是诊断鼻窦炎最直接和准确的方法,可以显示病变鼻窦的位置、范围、解剖学致病因素、鼻腔鼻窦黏膜病变程度,还可以根据某些CT特征对鼻窦炎性质进行确定,例如在密度增高的窦腔内出现钙化斑就是真菌性鼻窦炎的特征。(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一下,如果是真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炎,没能诊断清楚,你就是再怎么穿刺呀、使用抗生素呀,都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只有正确使用抗真菌药物,还要定期复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有些同志的鼻窦炎很难治愈,这方面要多考虑)

(五)、治疗

一般来说,几乎所有的鼻-鼻窦炎都需要手术治疗,而鼻-鼻窦炎需要先进行至少3个月的药物治疗,无效才选择手术治疗。

1.双途径抗感染治疗:包括局部糖皮质激素和全身小剂量长期抗生素治疗;

2.对伴发鼻息肉、明显解剖结构异常并影响到鼻窦通畅引流的情况采用手术治疗。

3.药物治疗

(1)局部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具有强大的抗感染。抗水肿效应,无论是感染性的还是变态反应性的,局部糖皮质激素都可作为一线主体用药。常规应用局部糖皮质激素喷雾治疗,来控制鼻-鼻窦黏膜的炎症及水肿,最终达到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的目的。局部激素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可缩短病程和延长复发。

  研究发现,局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并不会引起鼻黏膜萎缩,治疗是安全的。而且,伴随病毒感染以及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时,使用鼻内局部糖皮质激素并没有禁忌症。

(2)抗菌药物应用:特别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可作为慢性鼻窦炎治疗的一线首选药物。

(3)粘液促排剂:具有稀化粘液及改善黏膜纤毛活性的作用,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和鼻腔黏膜环境的改善,是常规治疗慢性鼻窦炎的辅助用药。

(4)生理盐水冲洗:

  是当代非常流行的治疗和鼻腔保健护理方法。有两种冲洗方法:

第一、用常温无菌温生理盐水经特制的器皿,直接进行鼻腔冲洗。可以达到清洁鼻腔,改善黏膜环境的目的。

第二、用特制的导管伸入窦口冲洗,适用于上颌窦炎、额窦及蝶窦的一般炎症。

手术治疗

  慢性鼻窦炎、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时候,就是手术治疗的时机。当然如果患者有明确的鼻息肉和解剖学异常而且影响到鼻窦的通畅引流,也可以不经过药物治疗直接手术。手术以解除鼻腔鼻窦解剖学异常造成的机械性阻塞、结构重建、通畅鼻窦的通气和引流、黏膜保留为主要原则。

(1)传统的鼻窦手术:包括经典的柯—陆氏手术(上颌窦根治术)、鼻内筛窦切除术、经上颌窦的筛窦手术等都是以往比较常用的手术,最早的已有年历史。这类手术普遍存在视野狭窄、照明不清、一定程度的盲目操作以及病变切除不彻底、创伤较大或面部留有瘢痕等缺点。用现代的观点来看,这一类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已经成为历史。

(2)鼻内镜鼻窦手术:也称为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在鼻内镜和电视监视下,纠正鼻腔解剖学异常、清除不可逆的病变,尽可能保留鼻—鼻窦的黏膜,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为鼻腔鼻窦黏膜炎症的良性转归创造生理性局部环境,最终达到鼻—鼻窦黏膜形态与自身功能的恢复。

  手术创伤小,视角开阔、术野清晰、操作精确。这种手术已经成为当代慢性鼻窦炎外科治疗的主体手术方式。

  多项研究均表明鼻内镜鼻窦手术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短期、长期的随访效果均表明改善率约为90%。当然,由于缺乏对于治愈的客观评价,对于不同类型和发病原因的慢性鼻窦炎、不同的鼻部症状的改善很难一起评论。

  通常情况下,当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仍然不能有效控制症状时,推荐使用手术治疗。

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

该技术是目前治疗鼻窦炎、

鼻息肉最有效的方法。

手术在鼻腔内进行,

微创介入,

痛苦小,

出血少,

电脑精确定位,

恢复快,

复发率低。

          

医院

让你远离病痛









































鏉窞鐧界櫆椋庡尰闄?
鍖椾含鏈濂界櫧鐧滈鍖婚櫌鐨勬不鐤楁柟娉?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nb.com/shdyyy/2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