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 上颌窦炎医院 > 76岁大爷因高血压引发脑梗,一个中药方子
76岁大爷因高血压引发脑梗,一个中药方子
蒋老先生今年76岁,有8年的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的时候能够达到/90mmHg,平日里每天服用一片降压药控制。半年前他在一次劳累后出现头晕,休息片刻后症状得到了缓解,因此他并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一周前蒋老先生再次出现头晕,程度较以往加重,看周围物体时感到天旋地转。同时出现的还有左侧胳膊感觉异常,像是有上千只蚂蚁在上边爬,发凉、麻木,非常难受,家人医院救治。
医院后,医生安排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
1.右侧基底节区及双侧放射冠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2.脑白质变形
3.左侧上颌窦炎。
诊断为“多发腔隙性脑梗塞”,为求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转为中医治疗,因此找到了我。
蒋老先生来到我的门诊时,呈持续性头晕状态,根据他自己的形容,觉得“脑袋里像是灌了铅一样”,有明显头沉感。
感觉异常的范围也增大,从左侧胳膊延伸到左侧下肢,左手小指和无名指尤其严重,完全麻木,触摸时几乎没有感觉。望诊发现其舌质淡,舌苔白腻,触诊脉沉细。
经过仔细看诊,根据患者的病情,中医诊断为眩晕。
治疗上,我给他使用了一个方子,是在两个千古名方的基础上辨证加减——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基础方?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前身为大名鼎鼎的桂枝汤,专治由血脉痹阻导致的肢体麻木。
而蒋老先生主要症状正是“左侧肢体麻木”“舌质淡、脉沉细”,非常适合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来调理,能够益气温经,打通血脉。
方中重用黄芪和生姜,黄芪能够补气,中医临床上常用来调理气虚之证,体内气不足,就没有足够的动力把血推向全身各处,而大脑为五脏六腑之君主,每天工作量巨大,没有足够的血液来濡养,就会出现头晕症状;
生姜药性微温,服用后体内会有微微发热的感觉,能够解表散寒,通过发汗的方式把体内的寒凝、痰湿给排出体外。
半夏白术天麻汤出自《医学心悟》,从清代到现在,广为流传,是非常有名的化痰药方,不管是体内无形的痰,还是咳不完的有形的痰,它都能调理。
我们来看蒋老先生的病情,患者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而中医认为高血压的本质是“痰瘀互结”,再看舌象,“舌苔白腻”,也说明了患者体内痰是非常重的,因此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来调理就非常合适。
方中重用天麻,对于天麻,有相关记载显示:“赤箭钻天,有风不动能定风,无风自动可驱风。”
这里的“赤箭”说的就是天麻,更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天麻能够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头部血液循环,调整神经系统,提高血液内的氧合度,减轻和改善头晕症状。
蒋老先生根据我的嘱咐,服用了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9剂之后复诊,患者反馈头晕不再持续性出现,而是偶尔发作,乏力、心慌等症状也有所改善,左侧肢体麻木减轻,这种改变让他有了信心。
我对药方辨证调整后,叮嘱他继续服用,服药7剂后,患者告诉我,他的头晕、左侧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均已消失。
此后随访半年,未再出现不适症状。
我希望我的读者朋友们看完这个医案都能有所启发。
上述医案中的蒋先生,患有高血压八年来,坚持服用降压药,但最终还是避免不了脑梗,为什么?
中医认为高血压多是由痰瘀互结所引发,因此治疗要从痰瘀互结入手,而不是单纯的控制高血压。如果一味的吃降压药,体内的痰湿会越聚越多,血瘀也会越来越严重,脑梗、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