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 上颌窦炎医院 > 一起学习超声教材,基础篇超声诊断常用

一起学习超声教材,基础篇超声诊断常用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文字来源于《超声医学专科能力建设专用初级教材》——基础分册

国家卫生计生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组织编写

以下内容均为编辑逐字录入,若有错误之处,感谢指正,敬请谅解

第二章超声诊断临床基础

第六节超声诊断常用术语与报告书写

对于声像图的描述,必须要遵循科学、规范、准确、简练的原则。描述顺序通常为:部位(解剖定位)、大小、形态、边界(清楚与否)、边缘(有无包膜等)、总体回声强度、内部回声特点、后方回声、血管分布及血流特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或对周围组织的影响)等。必要时简要描述临床医师关心的相关内容,如淋巴结大小、有无转移征象等。所描述的内容应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因此,除了阳性所见,对鉴别诊断有价值的阴性征象也应描述。

一、回声特征的描述

(一)回声的部位、范围和形态

对于异常回声,首先要明确并写出其解剖部位,而后描述其大小和形态。如左肾上前段、肝脏左内叶(S4)4.2cm×3.1cm不规则低回声区。

1.点状回声(回声点)又可再分为细点状回声(低于1mm)和粗点状(直径2~3mm)回声。因为过小,不能分辨其内部是否均质,强度可高可低。描述时前面冠以分布特征,如“弥漫分布的(或密集的)细点状强回声,部分见彗星尾征”(伟伟注:原教材缺打一个”反引号);又如乳腺肿物内“成簇的沙粒状回声”。

2.斑片状回声(回声斑)斑点状回声代表稍大的结构。可以分辨其内部结构是否均匀,要说明是单发抑或多发,其回声强度和分布特征。如“颈动脉窦后壁约3mm×5mm高回声斑,突入颈动脉腔,表面不光滑,内部有不规则低回声”。

3.团块状回声(回声团)常用来形容较大的肿瘤、结石等结构。要写明大小和形状(圆形、分叶状、不规则)。如子宫右侧附件区直径6cm圆形无回声团块,左肾后段3.5cm×3.0cm×3.0cm大高回声团块。

4.结节状回声(回声结节)常指直径小于3cm的小团块状回声。如“膀胱三角区直径2.0cm的低回声结节,有窄蒂,表面不光滑,不随体位改变移动……”

5.线条状回声(回声线)细线状或较粗线状、条带状回声,平滑或不规则,均匀或不均匀,连续或不连续。常用来形容脏器表面的包膜、囊肿内的分隔。

6.弧形回声、环状回声(回声环)多用来形容较大的结石表面、胎儿颅骨、钙化的囊壁、宫内节育环、血管和空腔器官的横切面等。

7.管状回声血管、胆管、胰管或空腔器官的纵切面。

(二)回声的强度

声像图是组织界面反射和散射回声共同组成,回声强度是介质内界面声阻抗差大小与界面密集程度的反应。因此,对其确认的表述术语应限于声学范畴(见第一章第一节),不宜用“光点”、“光团”等描述。

(三)回声的分布

通常按回声分布均匀程度来描述,是组织内部结构是否均匀的反应。如“均匀”反应组织结构均一,界面较少而小,以散射回声为主,如肝脏、脾脏;“不均匀”反应组织内部组成复杂,界面多而大,如肾窦、乳腺等。对某一特征的回声分布,还可以用“密集”、“稀疏”、“散在”等来形容。例如乳腺肿块内的微钙化强回声点,可以用“散在”、“密集”或“簇状”来描述,后者对诊断乳腺癌具有较高特异性。在肿块内的血流信号,可用稀疏散在的彩色信号表述,代表血管稀少。

(四)边界和边缘

边界通常指病变(特别是肿瘤)与正常组织的分界是否清晰可辨或模糊不清。边缘是指如脏器的包膜、囊肿壁、病变的外缘回声特征,是否整齐、平滑,是否有“侧壁声影”,是否成角、呈“毛刺”状等,有无增强抑或减低的晕环等。如左乳10点距乳头约3cm处腺体内可见约3.1cm×2.5cm大低回声团块,纵径大于横径,边界欠清楚,边缘呈毛刺状,周边有较厚而不均匀高回声包绕,内部无明显微钙化征象,后方回声衰减明显……。边界和边缘特征对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应该重点描述。

(五)内部回声

是重点描述的内容。包括回声强度及其分布是否均匀、有无钙化强回声或液性无回声等。

(六)后方回声

有无增强或减弱(衰减);还可引自超声伪像的常用术语,如“声影”、“后方回声增强”等。

(七)病变内有无血流信号,血管来源,进入病变的部位,血流多少及分布,阻力指数等。如颈部肿大淋巴结,血流从门部进入抑或从周边进入。病变血供的特征可能为疾病诊断的重要信息。

(八)对毗邻组织的影响

挤压、浸润、包绕等。

(九)质地评估

探头加压是否变形,即质地的软硬。必要时使用弹性成像功能评价及其弹性特征。后者目前主要用于乳腺、甲状腺等表浅器官肿瘤的评价。

(十)活动性

探头或用手推压有无移动,有无随体位改变的运动。

(十一)功能评价

如脂餐试验、残余尿量测定等。

(十二)心脏和血管的血流动力学评价和描述

既要有直接的数据信息,如时相、速度、加速度、加速时间等特征,又要有相关的间接征象。

(十三)超声造影

规范的描述术语为“增强”和“消退”,应以时相分别描述其增强模式、程度和持续时间。增强方式有“均匀性增强”、“不均匀性增强”、“自周边向中央增强”、“自中央向外周增强”等。增强程度的分级应与器官自身为参照,分为“高增强”、“等增强”、“低增强”、“无增强”。如动脉期自周边向中央呈不均匀高增强,晚于延迟期缓慢消退。

(十四)声像图的某些形态特征

1.靶环征(targtsign)或牛眼征(bull’sysign)主要指声像图表现为中央高回声周围低回声的肿物,形似“靶环”或“牛眼”,多见于转移性肝肿瘤(图2-6-1)。

2.假肾征是胃肠肿瘤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增厚的胃肠壁包绕肠内容物,表现为周围较厚的低回声包绕中央强回声区,酷似肾脏的横切面声像图,谓之“假肾征”(图2-6-2)。

3.彗星尾征为内部混响所致。多见于胆囊壁内胆固醇结晶或微小结石,甲状腺胶样囊肿内的结晶体、体内金属异物,宫内节育器,胆管内或脓腔内的微气泡等,在声束的激励下产生强烈的“内部混响”(intrnalrvrbration),表现为自反射体向深方延伸的强回声带,逐渐衰减消失,酷似彗星尾,具有特征性(图2-6-3)。

4.套袖征肠套叠时套入部肠管纵切面的特异性声像图表现,形状似套袖。其横切面似同心圆,称“同心圆征”(图2-6-4)。

5.飞鸟征肾上腺肿瘤与肝脏和肾脏构成的声像图,似飞鸟展开的双翅。也称“海鸥征”(图2-6-5)。

6.越峰征腹膜后肿瘤患者做呼吸动作时,肠管在肿瘤前方滑过的征象。对鉴别肿瘤的位置有帮助。

7.低回声征肝脏肿瘤周围的薄层低回声带,可能为组织水肿的表现。是恶性肿瘤的征象(图2-6-6)。

8.脂液分层征囊腔内脂肪液与水质囊液分层的声像图表现。是畸胎瘤的特异性征象(图2-6-7)。

9.猎枪征和平行管征胆总管梗阻致其扩张时,与并行的门静脉在声像图上表现为平行的无回声管状结构,似双筒猎枪。也称“双筒枪征”,而肝内胆管扩张与伴行门静脉形成的平行细管状结构称平行管征(图2-6-8)。

类似的形象特征的描述还有很多,是公认的惯用术语,简洁、形象而实用。但是,不可随意杜撰。

(十五)描述声像图的注意事项

1.突出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的声像图表现,特别是具有特征性的阳性表现。

2.对鉴别诊断有价值的阴性结果也要描述。如乳腺肿瘤内未见微小钙化征象;复杂囊肿内未见血流信号等。

3.要注意描述临床医师关心的问题。如胰腺癌对周围血管的影响;腹主动脉瘤对腹腔动脉、肾动脉的影响等。因为这些内容对临床的选择有重要指导或参考价值。

4.不宜用“B超”、“彩超”等不规范的口语,可以统称为“超声表现”(ultrasoundfindings),或分别称为“二维超声(声像图)”、“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等规范术语。

(十六)超声诊断

1.超声诊断的四维方法超声检查所获得的形态学、组织声学特征和功能信息,只是超声诊断的影像学依据。而超声诊断必须结合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史、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这是一个复杂的逻辑思维过程。这一过程需要融入超声医师相关的宽泛基础理论(声学、医学)、临床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积累。通过与超声信息的关联、比对、甄别、排除和萃取,对超声表现给予客观的合理解释,得出最可能的诊断印象。这一思维过程是否正确,取决于多种因素,而最终将直接影响到超声诊断的正确性。如一个45岁女性,超声检查在肝脏S8段发现一个直径2cm的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楚,边缘欠光整,无侧壁回声失落,周围无低回声晕,内部回声均匀,后方回声不衰减。CDFI未显示内部血流信号。超声造影结节在动脉期快速高增强,实质期缓慢消退。对此超声表现,若没有临床病史,我们很难提出最可能的诊断意见。因为不同的病史,首先需要考虑的疾病完全不同。就此病例而言,若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HCC的可能性在95%以上;如果过去肝脏正常,良性病变的可能性在80%以上;在良性病变中,如果患者长期服用避孕药,腺瘤的可能性较大;当然炎性病变也不能排除。

此例患者既往健康,未服任何药物。无任何临床症状。超声提示“良性病灶”。穿刺活检为“炎性病变,有肉芽肿组织”。上述分析,更多的是结合了流行病学的知识。可见,一个正确的诊断,不是光靠超声表现能够获得的。

2.超声诊断结论超声诊断属于医学影像学诊断,与病理组织学诊断。超声诊断的结论,应当根据综合分析印象的可信程度,对结论进行较肯定、可能、不确定等不同层面的分级,并按照加以描述。

⑴定位诊断:即病变的解剖部位或器官、组织的定位,确定某一器官的哪一部位有异常。如心脏的二尖瓣、肝脏的外叶上段、肾脏(伟伟注:原教材多印了一个肾字)的上极/下极或皮质/肾窦等。超声对于病变的解剖部位或器官、组织的定位诊断具有高度准确性,因而容易肯定诊断。当遇到不能确定的情况时,可进行大概描述。如肾上腺区,左/右附件区,肝门部等。

⑵病变特征的诊断:应区分为弥漫性或局限性,囊性(或含液性)、实性,或混合性。超声对病变物理性质的判断通常也是准确的。

⑶良性或恶性的诊断:只有在具有高度特异性超声表现的情况下,通过综合判断,超声才可提示肯定而明确地诊断。例如胆囊结石、死胎、肝囊肿、肾囊肿等。必须强调,超声影像诊断不是病理组织学诊断。由于大多数疾病的超声表现是非特异的,只能结合病史综合分析,提示某一或某些疾病的可能性。对此,也要特别慎重。因而,在提示诊断时,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不确定的。如“胆囊颈部结石”;“右肾下段实性团块,恶性可能性大”;“甲状腺左叶低回声结节,性质不确定”。还可以描述为“疑似”或“可疑”的。如“肝右叶上段实性病变,可疑血管瘤,局限性脂肪肝不除外”。必要时,可以提出进一步德诊断建议,如穿刺活检,CT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也可以提出随访建议。

在超声检查报告中,诊断结论是临床医师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nb.com/shdyyy/118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