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 上颌窦炎预防 > 北一种植上颌窦底提升术术中意外
北一种植上颌窦底提升术术中意外
手术中的意外事故主要分为上颌窦黏膜裂开及血管损伤。上颌窦黏膜的裂开经常发生在磨削形成骨沟、填入骨移植材料及同期植入种植体时。而上颌窦黏膜穿孔时出现血管损伤意外,则常常发生在磨削形成骨沟、剥离开窗侧骨壁以及上颌窦黏膜时。
一、上颌窦黏膜裂开
上颌窦黏膜裂开常见以下4种情况:①侧方开窗形成骨沟时;②剥离上颌窦黏膜时;③填入骨移植材料及同期植入种植体时;④穿刺上颌窦黏膜时
(一)侧方开窗形成骨沟时的黏膜裂开
1、原因上颌窦黏膜很薄或肥厚,开窗部位上方及远中部位手术视野差,器械较难操作而容易导致黏膜裂开。
2、解决办法变更骨沟形成的部位。乳沟有2个以上的部位发生裂开,应立即终止手术。为了避免形成骨沟时伤及黏膜,手术前一定要确认开窗部位骨壁的厚度
(二)剥离上颌窦黏膜时的黏膜裂开
1、上颌窦黏膜很薄
(1)原因上颌窦黏膜很薄(0.3mm以下)在剥离时容易发生黏膜破损
(2)解决办法终止手术
2、裂开范围<5mmX5mm时(使用吸收性胶原膜)
(1)原因:上颌窦黏膜厚度不均
(2)解决办法:裂开范围<5mmX5mm,且上颌窦黏膜无异常时,可利用胶原膜或自体骨壁封闭裂开部位。另外,缩小计划提升的上颌窦黏膜范围
3、裂开范围<5mmX5mm时(使用自体骨:开窗骨壁)
(1)原因:上颌窦底凹凸不平
(2)解决办法:用自体骨封闭裂开部位
4、裂开范围在5mmX5mm——10mmX10mm时
(1)原因:上颌窦黏膜厚度不均匀
(2)解决办法:裂开范围在5mmX5mm——10mmX10mm时,在以下情况可用浸过PRP的胶原膜和自体骨封闭裂开部位。①上颌窦黏膜厚度在0.5——0.8mm,且无黏膜肥厚;②裂开部位在呼吸时未发生扩大;③裂开范围比开窗部位骨壁小(为了封闭裂开部分,开窗骨壁需较裂开部大1.5倍)。注意:如在翻入式手术中发生5mmX5mm以上的黏膜裂开,则应终止手术u,因为要剥离开窗部位的骨壁封闭黏膜裂开是很困难的
5、裂开范围在10mmX10mm以上时
(1)原因:上颌窦黏膜太薄(0.3mm以下),剥离时穿孔的部位会随呼吸扩大
(2)解决办法:在剥离上颌窦黏膜时如有下述情况发生:①裂开范围在10mmX10mm以上;②翻入式手术裂开部位在5mmX5mm以上;③裂开范围在5mmX5mm以上、且上颌窦黏膜很薄时,应终止手术,并封闭开窗部位以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三)填入骨移植材料及同期植入种植体时的黏膜裂开
剥离上颌窦黏膜后植入骨移植材料时,如施力集中在一部分上颌窦黏膜上,则可能会导致上颌窦黏膜裂开,同时会出现骨移植材料散落在上颌窦内的情况。此外,如上颌窦黏膜的提升量不足,则在植入种植体也有可能造成上颌窦黏膜穿孔。
(1)原因:填入骨移植材料或植入种植体时施压过大
(2)解决办法:清楚骨移植材料或撤去植体,并终止手术。
(四)穿刺上颌窦黏膜时的黏膜裂开
当上颌窦黏膜肥厚并有潴留渗出液时,可穿刺上颌窦黏膜排除潴留液,并进行囊腔冲洗。如穿刺孔孔径较小,则黏膜会即刻自行封闭,但如果黏膜较肥厚加之穿刺孔稍大,则穿刺孔很难自行封闭,此时,需在穿刺部位盖上胶原膜后再填入骨移植材料
(1)原因:穿刺上颌窦肥厚内潴留液时,造成黏膜裂开
(2)解决办法:冲洗穿刺部位,并以吸收性胶原膜覆盖其上
北一种植最新培训
最新会议通知(第二轮)《北一种植中级实战精华班》上海站主办单位:北京北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培训日期:年10月22日—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