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 上颌窦炎预防 > 上颌窦外提升遇到上颌窦囊肿如何抉择
上颌窦外提升遇到上颌窦囊肿如何抉择
什么是上颌窦囊肿
上颌窦囊肿可以分为粘膜性囊肿和粘液囊肿。
1、粘膜性囊肿是上颌窦囊肿中的一种(另一种为粘液性囊肿)粘膜性囊肿多发于上颌窦(而粘液性囊肿一般很少发于上颌窦)
通常来说,上颌窦粘膜性囊肿只要不发生很大的症状,可以不需要进行治疗。
上颌窦粘膜性囊肿也叫潴留性囊肿,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在上颌窦里长了个水泡,水泡是怎么来的呢,是因为上颌窦里分泌鼻涕鼻屎的那根腺管(管道)被堵住了,于是就像吹泡泡似地在上颌窦里越吹越大,偶尔会自然破裂,多发于一侧或双侧,因为是一层及其轻细的膜所包裹的水泡,所以经常会自行破裂,破裂后鼻中会间歇性的有黄水流出。
2、上颌窦粘液囊肿系因上颌窦自然开口受阻,窦内、分泌物潴留,以致窦内粘膜形成囊肿。近年来研究认为是由于窦内分泌物蛋白含量过高,使之渗透压增高,吸收水分,导致窦内压力随之增高,进而压迫骨壁;同时骨髓中破骨细胞被前列腺素、甲状旁腺素和淋巴细胞的破骨激活因子所作用,致使骨壁破坏。所以从病理上说,粘液囊肿的壁就是受压变薄的鼻窦粘膜
上颌窦粘液囊肿在我国发病率较低,据统计,仅占鼻窦粘液囊肿的3%~10%。在日本本病发病率较高,且99%发生在上颌窦根治术后。
当上颌骨高度不足时,上颌窦同时出现上颌窦粘膜性囊肿,此时种植医师如何做出英明选择?摘囊肿再种植还or不处理大胆种植?
林野教授观点:对于伴发粘膜性囊肿的患者建议一期摘掉囊肿,2-3月后二期外提升植骨或者同期种植治疗,他的语录:“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因此采取最为保守的办法,先把危险因素去除。
韩国某教授观点:囊肿体积较小者直接提升,不予处理。临床证实无影响,长期效果可。或者采用注射器抽出囊液后,待囊肿缩小后进行上颌窦外提升。
北一种植联盟专家组观点:如果囊肿小于10mm,骨高度4mm以上者可以保守观察暂时不处理,直接进行外提升手术。如囊肿破裂或者粘膜穿孔,需要叫停植骨手术,更改手术方法,进行摘除囊肿,2月后进行外提升植骨手术。
但是也不是绝对的,大于10mm,条件好,也可以予直接提升上颌窦。
分享病例
患者检查上颌窦双侧上颌窦粘膜性囊肿,左侧直径16mm,骨高度3-4mm,行上颌窦外提升+自体骨移植+同期种植手术。
手术前
备注:患者27拆冠时发现牙冠颊舌裂开,予以拔除。一直未修复导致37伸长0.8mm.
北一种植最新培训
年11月4日-6日在中华口腔医学会举办《北一种植实战精华班》。报名开始了,医院种植中心张健主任和学员讲授《以修复为导向的种植设计及数字化种植导板的应用》精彩课程不容错过。医院郭航院长讲授《基台选择----种植修复成功的关键》。
.9.23-9.25日在上海举办《北一种植中级班》报名已经满员了,届医院院医院王明主任授课。敬请期待精彩演讲。招生简章见订阅号:北京北一。全国报名--。
分享方式: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