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 > 上颌窦炎常识 > 专题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一

专题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一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特点

解剖学来分,呼吸道以喉部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两部分。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和喉等,而下呼吸道则指气管和支气管树。

1.上呼吸道主要包抬鼻、咽和喉三部分。其作用是对吸入气体起到温化、湿化和过滤功能.

(1)鼻及鼻旁窦:鼻腔由鼻前庭、鼻中隔和鼻道组成.鼻腔的侧壁有3个弯曲,形成上、中,下鼻甲.鼻腔粘膜为纤毛假复层柱状上皮,能分泌黏液,有丰富的血液循环。

婴儿面部颅骨发育不全,鼻腔相对短小,婴幼儿没有鼻毛,鼻黏膜柔软并富于血管,故容易感染,一旦黏膜水肿,充血.很容易引起鼻腔闭塞,引起呼吸困难.

鼻旁窦在婴幼儿还未发育,出生时虽已形成上颌窦和筛窦,但也未形成明显腔隙,额窦和蝶窦则完全没有发育,以后随面部颅骨的发育,到6岁时才逐渐明显,12~13岁时才发育完善,故年幼儿虽多发上呼吸道感染,但较少引起鼻窦炎.

(2)鼻咽部和咽部;由于面部颅骨发育不全.小婴儿鼻咽及咽部相对狭窄.同时鼻咽部淋巴组织发育也处在逐渐增长过程中.一般咽部淋巴组织于l岁时随全身淋巴系统发育而增加,故小婴儿较少发生扁桃体炎,但至4~5岁时,淋巴组织增生活跃,不但极易发生化脓性扁桃体炎,而且咽后壁滤泡状淋巴组织增生.还可发生腺样体增生,导致气道阻塞.故学龄前期和小学年龄期是各种淋巴组织炎症高发期,14~15岁后.淋巴组织开始逐渐退化.

乳儿的耳咽管宽,直且短,处于水平位置,外耳道也短,因此很容易患中耳炎,文献报道每个孩子一生起码得一次中耳炎.40%或更多的患儿在4岁前发病过.

(3)喉部:位于上、下呼吸道交界处.是发音器官和呼吸道最狭窄部位.其周围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以及成对的杓状软骨,小角软骨、楔状软骨以及关节、韧带、肌肉等共同构成喉腔.喉腔下方的皱屄即声带。静息呼吸时,声门随呼吸而收缩舒张,并控制气流而发声。吞咽时,喉肌收缩,喉部上提,会压向后封闭喉,防止食物进入气道内。

小儿喉部呈漏斗状,比成人相对狭窄,再加上软骨柔软,局部血管和淋巴组织丰富,故轻微的炎症即可引起喉狭窄,如急性会厌炎、急性喉炎时,其出现喉梗阻的症状远远比成人严重,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

2.下呼吸道下呼吸道自气管起到终末细支气管,是气体的传导部分;从呼吸性细支气管到肺泡为气体交换部分,整个系统如同一棵大树,共分24级。

(1)气管、支气管树:气管又称总气管,起自环状软骨,位于气管分叉部位。新生儿气管长度约px,分叉在3~4胸椎水平;成人其长度约增加2倍,达px。从气管自分叉部开始,以“一分为二”方式等分或不等分向下延伸,一直到16级为终末细支气管,而l7~23级则为呼吸性细支气管与肺泡。

两侧主支气管相比较,右侧比左侧略粗,与气管中线构成25~30°角,较平直,故发生异物吸入经常坠人其中;而左主气管较细长,与气管中线构成50°角,略成水平趋向。

右主支气管再分上、中、下三支。肺上叶分出尖支、后支和前支;肺中叶分出外侧支和内侧支;肺下叶分出背支、内基底支、前、后,侧基底支共10个肺段支气管。

左主支气管虽然只分上、下两支气管,但由于下支前方分出舌叶支,故也构成10个肺段支气管。包括左上支分出1个前支和2个后支,舌支分为上、下舌支;左下支分出背支、内基底支和前、后、侧基底支。由两侧各10个肺殷再向下逐级分叉到细支气管。

了解肺段支气管位置,有助于确切了解病变位置,对物理治疗时,促进肺部气管内分秘物引流十分重要,而且在分析阅读影像学图片时,有临床参考价值。

临床上将管径小于2mm的气管称为小气道。主要包括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也包括部分小支气管。由于在此平面,分支数目剧增,气流减慢,呈涡流,再加上分泌腺体消失,纤毛上皮细胞锐碱,使细菌、尘埃及各种微粒容易停留于此,故一旦发生炎症,很容易造成阻塞,是引起肺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原因;同时此部位管壁薄,细菌和微生物也容易波及细支气管全层及周围组织。

整个传导性气道的管壁由黏膜、黏膜下层和外膜组成。黏膜表面由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与不规则排列的基底细胞构成假复层状。纤毛上皮细胞与杯状细胞的比例约5:1。纤毛上皮细胞随气管分支,逐渐变矮小,至细支气管水平即转化为立方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内聚集着较大的分泌性颗粒,是呼吸道上皮层的分泌细胞。它和气道内混台腺体共同分秘黏液,于纤毛上皮顶端构成黏液纤毛毯,是呼吸道重要防御屏障。混合腺体还分泌组胺、5一羟色胺、肝素等递质,腺体分泌受迷走神经支配。

黏膜下组织是疏松的结缔组织,内有较多的混合腺体、血管、神经纤维。外膜层则由U形的半环状软骨和肌纤维组织形成,小婴儿支气管壁缺乏弹力组织且软骨柔弱,到细支气管时已无软骨,故呼气时易被压瘪,造成气道阻搴,影响气体交换。

小儿肺泡数量和容量比成人小,故死腔/潮气量比例相对较大(如新生儿为0.4,早产儿0.5.婴儿0.35,成人0.3),其呼吸效率低,呼吸道阻力的绝对值大于成人,在呼吸道梗阻时为克服气道阻力要消耗更多的呼吸功,易导致呼吸肌疲劳而衰竭。

(2)纤毛黏液系统:

*****************************************************









































白癜风症状及治疗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dnnb.com/shdycs/3963.html